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市场将如何发展?
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市场将如何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16-05-01 10:20:32
  • 华夏能源网
  •   近日,BP在京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文版(以下简称《展望》),作为能源行业一项重要的预测数据,报告的发布吸引了诸多业内人士和媒体记者的关注。


      虽然全球能源市场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BP的经济学家们并不认为全球能源市场会持续低迷。正如《展望》所言:全球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持更活跃的社会经济活动,未来20年及以后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展望》预计,2014年到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34%,即年均增长1.4%。在这些增长中,化石燃料仍将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将满足60%的能源需求预计增量,并占2035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的近80%。


      作为全球能源市场中的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也是《展望》中重头的部分。BP的经济学家们对中国最“激动人心”的预测是:2035年中国将消费世界能源总量的25%,并将在2032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体能源消费国;中国还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进口依存度也将从2014年的15%升至23%。


      面对这样的一个能源新世界,中国准备好了么?记者梳理了《展望》中有关中国的四个重要数据,这将大概勾勒出未来中国的能源市场图景。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48%


      根据《展望》的预判,2035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将增加48%。在203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液体能源(如原油、凝析油等)消费国。


      “由于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断改革,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从而将严重抑制全球煤炭的需求——其增速将不及过去20年的五分之一。”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解释道,“世界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从人们消费能源的类型和方式中可见一斑。”


      虽然需求有所放缓,但中国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比重,还是会从2014年的23%升至2035年的26%,而其增长贡献了世界净增量的32%。


      中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25%


      根据《展望》的预测,2035年,中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将占比25%。


      随着中国的能源结构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从2014年的66%降至2035年的47%,天然气的比重增加超过一倍至11%,石油的比重保持不变,约为19%。


      在展望期内中国煤炭消费仅以年均0.2%增长,与之相比,过去二十年间这一增长率为年均12%。《展望》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在2027年达到峰值,随后从2028年到2035年将以年均0.3%下降。


      在中国,工业仍将是所有领域中最大的最终能源消费主体,但是其消费增长最为缓慢(+31%),导致其在总需求中所占比重从51%下降至46%。


      中国能源产量增长40%


      根据《展望》的预测,2035年,中国能源产量增长将超过40%。


      随着化石燃料产量继续增长,天然气(+136%)和煤炭(+10%)的增量超过石油产量的减少(-5%),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产量增长至超过130亿立方英尺/日。


      尽管其他能源形式增长迅速,但《展望》预测从目前到2035年,化石燃料仍将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将满足60%的能源需求预计增量,并占2035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的近80%。


      从2014年到2035年,核电将以年均12%增长,而中国将占全球核电总量的31%。


      中国在全球能源生产中占比20%


      根据《展望》的预测,2035年,中国在全球能源生产中的占比将达到20%。


      戴思攀表示,预计全球的非化石燃料增长将超过去年《展望》的预期。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预计年增速将达到6.6%左右,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增至2035年的9%。


      但中国,煤炭依然是主力能源,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市场,在2035年将消费几乎全球煤炭供应的一半。


      中国的水电,则将结束前所未有的发展期,预计年均增速为1.7%左右,相比之下,过去20年间这一速度几乎为年均10%。


      当然,作为一项经济预测,数据随着实际情况变化做出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在过去五年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每年都会上调,这在中国尤其明显。


      2015年,全球新增风电设备装机容量为6300万千瓦,而中国就占到了全球的48%;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约4300万千瓦,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从跟随者到排头兵,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图景激动人心。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市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