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化工行业借助“互联网+”加快升级蜕变
我国化工行业借助“互联网+”加快升级蜕变
  • www.chemmade.com
  • 2016-04-27 14:13:19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当前在我国化工市场上,高端产品的短缺和低端产品的过剩并存,形成鲜明对比。近期在上海举行的“化工企业管理转型创新高端座谈会”上,专家建言献策,呼吁加快我国化工行业的“互联网+”行动,推动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促进行业升级蜕变。

      “我国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在2010年就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但因为高端产品匮乏,一直不敢以化工强国自居。”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王述纲表示,尤其在经历了连续30多年快速发展后,我国化工行业在2015年出现了转向,营业收入和利润出现双降,化工行业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我国从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仍任重道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效益总体下滑。主营业务收入12.74万亿元,同比下降6.1%;利润总额6265.2亿元,同比下降18.3%。

      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今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领域的投资呈现萎缩趋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160亿元,同比下降2.3%。

      “去产能”任务艰巨,安全环保刚性要求高,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使得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曾坚表示,2016年是我国化工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关键一年。面对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状,企业推动管理创新至关重要。

      王述纲认为,在化工行业推动“互联网+”行动,可以衍生出更多新业态和商业模式,使交易更加高效,信息更加透明,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硅酸钠生产企业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是“互联网+”的受益者。公司董事长冯建明说:“在硅酸钠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电商平台的出现为公司带来了一大批高质量且稳定的新客户。”

      河南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苏东表示,2015年河南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大约为7600亿元,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河南化工业的特点在于中小企业集中。目前河南当地化工企业正在加速实施“互联网+”战略,这为产业升级和贸易便利化带来了很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化工行业很多原料和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且存在高额贸易逆差。由于分散采购再加上信息不透明,我国化工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缺乏足够的议价权。针对这种困境,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化工类跨境电商的交易也顺势而起。

      上海国烨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居爱伟介绍,与煤炭等其他产能过剩的产业不同,我国化工行业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企业对跨境贸易的需求十分强烈。化工类跨境电商的出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搭建了更加高效透明的服务平台,有助于解决跨境贸易的痛点。苏东也认为,跨境电商的出现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了进口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议价能力。

      王述纲认为,未来互联网与化工的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眼下利用互联网实现流通环节的便利只是“互联网+”效应的冰山一角,未来还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 文章关键词: 化工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