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供应宽松 今年石油价格或仍将低迷
供应宽松 今年石油价格或仍将低迷
  • www.chemmade.com
  • 2016-01-27 09:31:13
  • 经济日报
  •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国际原油市场更是格外“寒冷”。1月16日,国际油价12年以来首次跌破了每桶30美元大关。


    由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3.28亿吨,增长6.4%,增速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我国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达到60.6%。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估计为5.43亿吨,比上年增加0.25亿吨,剔除新增石油储备和库存因素,估计实际石油消费增速为4.4%,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3年大幅递增。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根本原因是石油市场供应过剩。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表示:“欧佩克国家力争市场份额不减产,而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并未按预期下跌。全球石油市场发生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供应过剩。”


    同时,美元升值加剧了油价的下跌。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使石油对于使用其他货币的国家而言更加昂贵,对石油需求也有所影响。据专家介绍,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17%,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的降幅贡献超过了三分之一。


    《行业报告》预测,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宽松的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国际油价仍将低位徘徊,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市场上原油过剩将转变为成油品过剩。报告预计,2016年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均价格在每桶40美元至50美元之间。对于国内市场,石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加剧,净出口将突破2500万吨,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长继续呈现“汽快煤高柴低”的特征。


    专家表示,尽管成本下跌对炼制环节带来一定利好,但国内油田平均开采成本在45至53美元/桶左右,当前国际原油长期低价将使得国内油田开采企业亏损严重。目前,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为了“过冬”,纷纷采取减产、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等举措。

  • 文章关键词: 国际原油市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