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丙酮市场平均参考价为3675元(吨价,下同),与12月1日的3817元相比,下降了142元,降幅为3.9%。其中,华东地区21日报盘区间3400~3450元,较12月1日的3600~3650元下降200元,降幅为5.8%~5.9%。业内分析,受市场供需失衡、厂家限产保价等因素影响,丙酮年前或将低位盘整运行。
产能扩张 市场供应增加
“90%以上的丙酮采用异丙苯法生产。目前国内全部为异丙苯法的苯酚/丙酮联合装置,生产1吨苯酚同时副产0.65吨丙酮。作为苯酚的副产品,2015年以来,随着上海西萨化工、宁波台塑、中石化三井3套大装置在3月份顺利投产,我国丙酮产能达到154.5万吨/年,较2011年的57.8万吨/年增长167.30%。从现货供应来看,1~11月,国内丙酮产量在98.96万吨,预估12月产量在7.84万吨,2015年总产量约106.8万吨,较2011年的45.8万吨增加61万吨,涨幅达到112.40%。”卓创丙酮分析师宁利红表示。
在国内丙酮产能逐年增加、供应不断增多的同时,进口量也在不断降低。据海关数据统计,今年1~10月,丙酮累计进口量为36.14万吨,较2011年同期减少22.03万吨,减幅为37.87%。
替代威胁 抑制价格上扬
丙酮下游产业中大多有多种竞争性工艺路线,如果价格过高会使丙酮法路线失去竞争力,其他原料的技术路线就会取而代之,从而导致丙酮下游需求减少,因此面临较大的替代威胁。如丙酮氰醇法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我国属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丙酮的需求快速增长。但面临着异丁烯/异丁烷氧化法和乙烯法的竞争。由于后两种工艺路线比丙酮氰醇法成本低30%,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剧毒的氢氰酸,对环境污染小,因此会影响丙酮在MMA产业中的应用。而占丙酮消费总量一半以上的溶剂市场,可替代的基础化工原料就更多了。尤其苯、甲苯等对丙酮的替代作用非常大。
纯苯下挫 成本支撑减弱
丙酮主要原料为纯苯和丙烯,单耗分别为0.92吨和0.51吨。纯苯受原油暴跌影响,价格跌至历史最低,21日,美国WTI原油一月期货报价34.74美元/桶,最低合约价触及33.98美元/桶,刷新7年最低。布伦特原油2月期货合约价格最低触及36.04美元/桶,为2004年7月来最低。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5周来首次上升,加重了供应过剩担忧。原油继续下探,纯苯外盘跟跌,场内人士心态悲观。纯苯市场缺乏利好因素支撑,有传闻中石化厂家将下调纯苯挂牌价,场内人士观望为主,商谈冷清。预计近期纯苯市场或将下行,丙酮成本支撑点下移。
限产保价 缓解供需矛盾
“目前港口库存多,供应充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原油不可控,价格不断出现新低,市场不明朗。加上美联储加息等利空因素,贸易商都不敢存货。而下游需求的跟进程度也是控制市场涨跌的标杆。临近年关,下游备货表现不积极。2015年,由于丙酮进口货源价格不断下滑,国内主流生产企业不断降低开单价,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所以今年国内市场重心创历史新低,丙酮基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部分酚酮工厂降低负荷,或停车控量来应对价格的不断下滑。如北京燕山石化、广东惠州忠信各停了一套装置,上海高桥停了三套装置,丙酮总体开工率不到七成。”宁利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