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家政策利好 腐植酸肥料迎来春天
国家政策利好 腐植酸肥料迎来春天
  • www.chemmade.com
  • 2015-12-09 11:19:06
  • 中国化工报
  • 面对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化肥零增长等方面的压力,肥料行业亟须结构调整。而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都为腐植酸行业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腐植酸肥料春天已经来临。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在12月1~3日举办的2015土壤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13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上获得的信息。

     

    政策助力 腐植酸肥应运发展

     

    3月18日,农业部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而后随着电费、运费、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的取消,肥料行业正在由特殊性商品向一般性商品转变;同时,氮肥、磷肥等产品产能过剩,造成化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行业面临去产能化以及结构调整。这给腐植酸肥带来机会。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副处长仲鹭勍表示:“国家保留了对有机类肥料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意味着将促进有机类肥料的应用。化肥零增长不仅是做减法即肥料利用方式的转变,也要做好加法,提高新型高效肥料的施用。”

     

    在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腐植酸也被作为优质原料被纳入产品结构调整重点之中。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将现在肥料工业的发展阶段称为肥料工业“4.0时代”。从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低的“1.0时代”和产量快速增加的“2.0时代”,到品种多样技术进步的“3.0时代”,无论是单质肥、复合肥还是掺混肥,都是以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为理论依据。而结合生产力发展需要,“4.0时代”的肥料工业则以“土肥和谐”为目标,利用腐植酸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重构农田土壤健康安全。

     

    优势凸显 腐植酸肥商机无限

     

    长期以来,化肥利用率低、大量不合理的施用,给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1/3的化肥,农作物每亩平均化肥使用量21.9千克,而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3%。对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孙钊表示,研究表明,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含腐植酸肥料利用率能够达到51%,可以满足“化肥零增长”的需要。

     

    根据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去年12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1/5的耕地已经被污染。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黄占斌表示:“在土壤改良方面,腐植酸不仅能够提高肥力,还能改良盐碱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去除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仲鹭勍表示:“不久前,农业部发布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其中就包括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综合治理修复,并已经拨付湖南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项目15亿元。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腐植酸肥料将大有可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朱昌雄认为,生物腐植酸肥代替化肥是控制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措施;以发酵垫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加工技术,是控制和治理养殖污染的重要措施。

     

    同时,腐植酸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其来源褐煤、风化煤的资源量达2300亿吨,出厂吨价不到200元,使得生产成本较低,而腐植酸钾的吨价为2500~3000元,水溶性肥料腐植酸钠吨价达1000元以上。

     

    科学发展 腐植酸肥阔步前进

     

    目前,腐植酸肥料行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一、价格不稳定,农民对腐植酸肥料还没有完全认可;同时,业内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的缺失、相关的基础研究不足都困扰着行业的前进步伐。对此,许多专家也提出了未来的解决方案。

     

    腐植酸是一类大分子有机弱酸聚合物,含有丰富的活性集团、分子量范围大,可结合条件,定向开打多种功能性肥料及其衍生产品,研发空间广阔。曾宪成建议,可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方式等特点,充分利用不同来源腐植酸的组分、结构和功能特点,实现专一化、差异化、多元化肥料产品的开发。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辛景树认为:“肥料行业面临双重的挤压,一方面,优惠政策退出、监管加强;另一方面,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重新洗牌,就要看谁在产品研发上更下功夫,投入更多。”据他透露,未来国家可能会针对有机肥推出补贴政策。

     

    “当前形势下农业转型、化肥零增长带来的利好消息,成为腐植酸肥料产业的发展机遇。”仲鹭勍提出建议,第一是科学定位,腐植酸在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保护的科学定位,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第二是科学研发,建议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机理和检验检测的研究,为腐植酸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对农业生产负责;第三是科学推广,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农化服务力度,通过科学的试验示范用事实说话,走综合的、技术集成化的道路;第四是科学管理,把握行政审批和肥料登记的大方向,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黄占斌呼吁:“应加强腐植酸肥料的基础研究,解决好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也将很快找到途径。”

  • 文章关键词: 腐植酸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