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扭转窘迫形势 控制煤炭价格成业内共识
扭转窘迫形势 控制煤炭价格成业内共识
  • www.chemmade.com
  • 2015-11-10 09:42:27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要扭转煤炭产业的窘迫形势,关键要牵住价格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稳住煤炭价格,使煤炭价格向理性回归。

     

    在产能过剩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之前,煤炭企业应该形成合理控制产量的运行机制。例如,在春节期间,停产关闭2个月,实行每年生产10个月的生产制度,以解决煤炭供给过剩、煤价非理性下跌的问题。

     

    “煤炭企业困难的本质是价格问题。”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说,虽然目前已经进入传统用煤旺季,煤炭价格依然继续下跌。这与煤炭企业被迫竞相降价的恶性竞争密不可分。不过,降价只会使煤炭市场进入恶性循环,使产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产业管理部门参与协调、大企业牵头的煤炭产业制衡机制,抵御或缓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困难。

     

    中国华电集团副总经理邓建玲建议,鉴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和煤电联动机制的作用,新一轮电价下调或已箭在弦上。如果成行,毫无疑问会再次波及煤炭产业,导致新一轮的煤价下跌。当务之急,应尽快建立煤电价格平衡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煤电共赢模式,让煤电双方都能健康稳定运行。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认为,当前煤炭保价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由政府限定最低的煤炭保护价格,尤其是电煤保护价格,形成以煤炭价值为基础的市场价格;二是煤炭企业可以在《反垄断法》的法律框架内,抱大团组建煤炭价格联盟,避免煤炭价格继续非理性下跌。

     

    岳福斌建议,组建煤炭价格联盟,可以由大企业牵头,发动众多煤炭企业共同参与;或者分区域、省份分别组织,而后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由此形成简单的价格协议联盟,并逐步完善,建立有力的制约机制;必要时可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实施。

     

    尽管已经进入传统用煤高峰的四季度,但煤炭价格依然延续着“跌跌不休”的态势。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与会人士认为,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摆脱困境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化解过剩产能,增加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控制产量,使煤价向理性回归。未来,要建立产业管理部门参与协调、大企业牵头的煤炭产业制衡机制,才能缓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困难。

  • 文章关键词: 煤炭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