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二铵冬储华尔兹之一 温故而知新
二铵冬储华尔兹之一 温故而知新
  • www.chemmade.com
  • 2015-10-28 09:46:29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2014年二铵行情虽波动较大但整体看逐渐好转之势明显,磷铵企业逐渐昂起头来,而由于出口关税的进一步松绑,2015年前三季度,磷铵企业进入了大量走货的时代。那么先简单回顾下前三季度的二铵行情:

     

    第一季度:出口松绑伊始,国内春季市场需求即将开始,企业整体走货逐渐增加。据统计二铵一季度总量产量433.62万吨,进口量7.73万吨,出口量93.54万吨,一季度表观消费量为347.84万吨。因企业出口签订的订单较多,国内待发量尚可,截至一季度末,国内二铵可售货源相对较少,价格保持坚挺,个别高端成交出厂价格达到2700元(吨价,下同);出口价格亦节节攀升至470美元左右离岸。磷铵企业在一季度实现了数量与价格的双丰收。

     

    第二季度:东北市场需求量逐渐达到饱和,因春季需求量大,二铵企业设备满负荷运行,当5月份后需求进入淡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加之还有企业停产检修,产量略有回调,市场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压力。据统计二季度二铵总量产量430.89万吨,进口量1.6吨,出口量188.80万吨,而一季度结转库存量较少,所以二季度的表观消费量为242.09万吨。虽二铵出口价格涨落交错,但实际离岸成交价多在460-470美元之间波动,印度地区采购量尚可;到二季度末,华北地区走货已经展开,且多与大贸易商联合销售,所以磷铵企业在二季度内仍保证市场在维稳中度过。

     

    第三季度:秋季市场逐渐展开,但出口需求量也有所增多,尤其增值税开始复征,因恐后期成本上行,企业出口数量骤增,据统计,7-8月份出口总量为150.33万吨,到9月份出口量更是达到了历史纪录的133.58万吨。这样的局面下,国内二铵供应量略显不足,价格又有所升高。

     

    进入四季度,二铵收官之战即将展开,但前三季度二铵红红火火的行情,却给四季度的二铵市场添加了一定的压力。国际行情已逐步走弱,国内经销商暂作壁上观,二铵能否平安度过四季度,在2015年末完成完美收官尚有疑虑。综合来看,四季度二铵存以下几点困难:

     

    第一,四季度出口乏力,据国际消息称,印度到10月份二铵进口总量已达530万吨,与年初计划的600万吨仅差70万吨,印方高位库存的支撑令进口商可持单而观,预计国内企业前期对其它进口国低价优惠而高价发印方的场景将在四季度内很难再现;国内出口方面因前期集港数量较大,新单成交量相对较少,而现在在港口待发的货物即将到期,运回的话成本太不划算,不运回出口价格又太低,二铵企业陷入纠结;另外还要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带来的影响。虽今年二铵出口量或可达550-600万吨,但四季度二铵出口均价将会低于前三个季度,对国内价格形成压力。

     

    第二,国内冬储进展缓慢,因出口价格下行,国内贸易商认为后期国内价格也有下行的空间,因此冬储二铵采购的步伐有所减慢,而原料硫磺和农作物的价格均存走低之势,且国内二铵市场毕竟为企业之根本,为刺激贸易商打款拿货,二铵企业降价吸单的可能性较高。

     

    第三,政策压力增大,自9月1日起国内对于化肥开始恢复征收增值税,令企业成本相应增大,虽可流转至下游,但终端消费群体尚未得到相应的购肥补贴,尤其是粮价下滑幅度很大,资金链问题也需考虑,目前显而易见下游对于高价二铵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企业销售压力不容小觑。

     

    第四,产能产量仍存压力,虽和多数厂家了解到四季度均有检修计划,但按照惯例,企业整体检修期应将在15天左右,按照前期产能产量计算,国内二铵企业在四季度的生产总量至少会在350万吨以上,而出口预估量在100万吨,也就是说国内至少需要消化250万吨的二铵方有可能保持市场的稳定。把明春的产需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这样的数目显然有着不小的压力。

     

    2015年已过大半,二铵市场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一路高歌猛进,但四季度恐怕难免要“阴沟里翻船”了。尤其是四季度实为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若掌握不好,2016年的开局之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磷铵企业们都可能陷入被动。预计二铵企业推出的冬储价格将会较秋季有所下调,但建议企业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对产量等方面的调整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 文章关键词: 磷铵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