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矿业城市寻求转型发展之路
中国矿业城市寻求转型发展之路
  • www.chemmade.com
  • 2015-10-28 09:34:23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河南焦作、云南东川,这些曾经“因矿而兴”的中国矿业城市,因资源枯竭一度陷入困境。如今,通过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这些资源型城市避免“矿尽城衰”的发展共识。

      河南焦作因煤而兴,是中国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过去,随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焦作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近三年来,焦作投入资金7亿多元,实现了治理项目32个,治理面积2.5万亩,先后建成了矿山公园等四个公园和四个湿地。

      “焦作提出了打造新兴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焦作和美丽焦作的总体思路,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型向绿色低碳型的转变。”河南省焦作市副市长魏超杰说。

      云南东川,1958年因矿设市,1999年被撤市建区,直辖于昆明,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停滞而被降级的城市。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副区长郝国栋说,单一的经济模式曾给东川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自2009年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东川正在构建一条多渠道、多路径的转型发展之路。

      现在,东川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通过发展多元化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东川生态修复也取得成效,2003年的森林覆盖率为18%,通过近十年治理,这一数字在2014年达到了29%.“转型是中国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委员会主任朱训说,矿业城市所拥有的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如果没有其他产业替代,城市就可能陷入衰退,这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先例。“为避免‘矿尽城衰’,就必须发展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虽然这些矿业城市寻求转型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

      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雷涯邻表示,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例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

      郝国栋表示,东川的转型工作有了成效,但东川资源缺乏,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决定了发展道路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矿业城市的转型不能单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和政策扶持,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比如,要大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一些地区可以在保持农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雷涯邻建议,中国的矿业城市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比如,20世纪50年代后,德国的鲁尔地区煤炭在消费过程中下降,同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始了漫长的转型经济之路。鲁尔区着力发展多元化新型产业,加快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同时重视对教育的支持,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现代化。目前,这里工业布局区域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朱训说,“矿业城市发展新兴替代的支柱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特别是将矿业城市建设成生态文明型城市,更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 文章关键词: 矿业城市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