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盐开采形成的盐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若技术方法得当,可成为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一些工业废料的理想储存场所,应积极推动我国盐穴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社会化。这是记者从10月23日在京召开的第三届盐穴利用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盐业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耀强表示,目前全球已开发利用的盐穴共有2000多个,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分布在西方国家。我国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为此,中盐总公司正在通过总结和推广中盐金坛的经验,积极推动我国盐穴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社会化,以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袁光杰认为,低油价将长期维持,因此当前及未来几年是储油库建设的好时期。我国实际原油储量远低于其他消费大国,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加快地下盐穴天然气储备库和战略石油储备库建设势在必行。
会议还首次探讨了盐穴压气蓄能电站建设的可能性。据介绍,压缩空气蓄能电站在电力负荷不满的谷荷期间将电力供给电动机来驱动空气压缩机,把高压空气在地下空洞存储起来;待用电高峰的峰荷期间,再将高压空气放出并引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从而驱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作为发电机组运行。
本次会议由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德国SOCON声纳盐穴测量公司、金坛搜空测量测量咨询服务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中石油、中石化、相关科研院所和盐化工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德国、法国等从事岩盐开采、造腔新技术应用及储气库经营的专家分享了盐穴利用经验并展示了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