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学界基础研究“殿堂”发力产业化
化学界基础研究“殿堂”发力产业化
  • www.chemmade.com
  • 2015-10-27 13:49:10
  • 中国化工报
  • 作为我国化学界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顶尖“殿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从事基础化学研究的同时不忘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们通过加强所地合作,不断推动着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迄今为止,我们在与大型企业联手开展战略合作、大型化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国有化以及技术入股创办公司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所副所长王笃金日前表示。

     

    打破有机光导鼓技术垄断

     

    近些年,中科院化学所在聚烯烃工程塑料和烯烃聚合高效催化剂、有机光学材料、功能纳米界面材料、有机光导鼓、生物医用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重点开展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其中,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性能电荷传输及电荷产生材料、创新独特的涂布技术,开发出了系列激光打印和复印技术中的核心部件——有机光导鼓,打破了多年来美、日等国技术垄断地位。

     

    “该产品的研发源于国家‘863’重大产业化项目,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化学所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张建伟说。以此关键技术为依托,化学所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中船重工合资成立了邯郸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技术转化和产品的批量生产。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各类型号有机光导鼓1800万只、墨粉6000吨的能力,2014年销售收入接近了4亿元。

     

    醋酸技术“输入”变“输出”

     

    “化学所先后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丹化公司和上海浦景等合作,将新型羰基化合成醋酸和醋酐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使我国醋酸和醋酐工业核心技术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张建伟介绍说。

     

    众所周知,醋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而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我国并没有掌握醋酸这种有机化工原料的核心技术。为此,中科院化学所科研人员研制出系列新型高效羰基化催化剂,成功实现了醋酸、酸酐生产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仅江苏索普公司一家,2004年至2014年便累计生产醋酸778.54万吨,累计销售额240.34亿元,累计实现利润27.48亿元,累计税收12.47亿元。此外,作为国内唯一向海外转让的醋酸催化剂技术,该技术还实现了我国醋酸技术由输入变输出的转变,被醋酸行业誉为大型化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国有化的代表。不仅如此,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更保障了我国醋酸产品出口的畅通渠道,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市场上形成的由英、美垄断醋酸核心技术的局面。

     

    技术入股推动成果转化

     

    “化学所于1984年独资成立了北京科化化学新技术公司,主要面向电子封装材料开展产品制造和市场推广,是国内最早从事环氧塑封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公司随后又与首钢集团等企业合作成立了北京科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创造出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张建伟介绍说。

     

    科化新材料公司以化学所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基础,不断推出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推出的电子级液体硅橡胶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聚丙烯降温母粒则获得了日内瓦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和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 文章关键词: 基础科学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