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工艺和原材料成中国轮胎发展短板
工艺和原材料成中国轮胎发展短板
  • www.chemmade.com
  • 2015-10-22 10:40:28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国内企业在基础研发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投入不多,大多数企业在工艺和材料方面都难以与先进的跨国公司相匹敌。基于轮胎行业存在的短板,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智能制造的手段来提升中国轮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供应商眼下必须考虑的重点。

     

    “在轮胎的制造工艺和轮胎原材料方面,中国和国外优秀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10月16日结束的首届互联网工业大会上,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江家在分享案例时直率地表示。

     

    目前,国内轮胎业的骨干企业都在把信息化、智能化,当作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然而,由于基础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方面的落后,导致一些信息化手段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生产制造的真正融合。

     

    据了解,世界轮胎制造业排在前五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而且他们都非常重视产品材料的水平,纷纷超前研究轮胎的相关材料,因为材料水平直接决定产品质量。而国内企业在基础研发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投入不多,大多数企业在工艺和材料方面都难以与先进的跨国公司相匹敌。

     

    郑江家认为,基于轮胎行业存在的短板,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智能制造的手段来提升中国轮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供应商眼下必须考虑的重点。

     

    以目前全球日益普及的轮胎标签法来看,国外的轮胎企业大部分属于B级和C级,有的甚至能达到A级,而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大多处于F和D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轮胎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方面,中国企业还存在较突出的短板。

     

    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勇也表示,传统工业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最主要在于观念的转变。

     

    据了解,国内轮胎生产企业已超过500家,中国轮胎产量现已占全世界轮胎产量的35%,但收入却只占全球同行 业的15%,前20家中国轮胎企业的收入总和,跟世界第一名差不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轮胎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管理粗放型,仍以价格战和规模化生存为主,而信息化、自动化的水平太低。

     

    据悉,去年全球轮胎制造商75强中,中国轮胎制造商有29家上榜,但中国前十强轮胎制造商的销售总额大约只有178.7亿美元,与世界前几名相比还比较悬殊。

  • 文章关键词: 轮胎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