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国内煤沥青市场经历了一轮短暂的升温行情后再入盘整。截至10月16日,国内中温煤沥青主流成交价1500~1550元(吨价,下同),改质煤沥青主流成交价1750~1800元,与9月初相比分别上涨4%、3%。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市场一线了解到,受企业回款速度慢的影响,煤沥青市场成交量略微萎缩,多数深加工企业心态消极,开工率处于低位。中间商库存较低,市场整体观望气氛偏浓。冬天将至,基于当前危化品运输成本增加、短期需求仍然偏弱、原料煤焦油低迷难涨、宏观数据下降等原因,业内人士预测,煤沥青这个冬天可能有点冷。
——危化品运输成本增加。据东北一家大型危化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反映,自“8·12”天津爆炸事故以来,山东淄博、利津等地也发生了多起涉及危化品的爆炸事故,各地掀起一轮关于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的治理整顿潮,危化品运输治理整顿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目前煤沥青在东北、河北、内蒙古等地大部分均以汽运为主,并且是大荷载运输,但是受危化品运输治理越来越严的影响,超载运输已受管控,煤沥青运输成本大增,导致深加工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大。由于下游市场欠佳,无法有效消化运输方面成本增加,煤沥青价格难以探涨,企业销售继续承压。
——下游需求短期仍偏弱。中国化工报记者从河北、河南碳素企业了解到,目前钢市需求乏力,铝市难以反弹,电解铝疲软续市,石墨电极销售欠佳,回款较慢,开工维持低位,以消耗库存为主,采购计划多是随用随采。煤沥青企业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对预付款采购的客户还会给予价格优惠。内蒙古一大型煤沥青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受今年经济形势影响,各地大型建筑、工程等项目进展缓慢,同时受行业整顿、国企改革等影响,部分项目甚至处于缓建、停建状态,煤沥青的消费形势不容乐观。原本今年计划投产的煤焦油深加工装置,由于投运即亏损,因此估计也会被推迟,且短期内市场现状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原料煤焦油低迷难涨。据内蒙古、河北、山西等高温煤焦油主产区企业反映,目前煤焦油市场弱势整理运行,虽然供应量没有放大,但成交依然疲软。其中山东、山西等地价格还出现小幅下滑,如10月13日,山东铁雄新沙能源煤焦油招标,数量800吨,最终成交价1620元,较上次下调50元。河北地区保持弱势,10月13日,河北普阳钢铁高温煤焦油招标,数量1500吨,最终成交价1695元,与9月29日持平。其他如东北地区仍然处于低位成交阶段,短期内难以提涨。另外国庆节后山东、山西等地焦企库存上升,一些企业临近年底资金回收,不排除会有降库存化销售情况出现,均制约了煤焦油后市的回暖,也就弱化了煤沥青市场的支撑因素。
另外,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形势仍偏空。如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0.4%。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分析人士表示,9月份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PPI同比降幅基本符合预期,说明当前通缩压力加大,对建筑、工程等行业仍存较大压力,行业恢复仍需时日。煤沥青市场要想真正回暖复苏,要在国家相关行业的宽松政策出台并实施后才能表现出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看空市场。有的业内人士认为,基于目前国内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的普遍低开工率现状(40%左右),以及后续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市场可供货源并不是太多。目前供需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并且随着入冬变冷,中温煤焦油需求量有望增长,高温煤焦油有部分货源会流向调油行业,减少了深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对煤沥青市场也会形成一定的利好支撑。因此,对煤沥青后市无须太过悲观,行情再度下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盘整蓄势或成这个冬天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