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上游稀土企业开打限产挺价“反攻战”
上游稀土企业开打限产挺价“反攻战”
  • www.chemmade.com
  • 2015-10-14 09:47:25
  • 上海证券报
  • 在今年价格大跌20%的行业困局之下,稀土上游开始了限产挺价的“反攻战”。12日晚间,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全年冶炼分离产品生产量将较工信部下达给公司的2015年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指标量减少10%。再加上此前一些供应商限量惜售,稀土指数9月中旬以来涨幅接近5%。

      上游限产惜售价格短期小涨
         
      国庆期间,北方稀土的全资子公司包头华美稀土萃取车间发生火灾。市场上传出华美要进行停产整顿的消息,或受火灾拖累,其母公司12日发布限产10%保价公告。消息面叠加,短期内催涨市面上部分稀土品种价格。

      据记者了解,北方稀土占到整体市场接近一半的供应量。“短期内火灾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现在不仅限产还限量,供应出货比较紧,市场上的出货意愿也不大,价格普遍偏高。”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瑞道金属数据显示,从节后10月8日至昨日,氧化镨钕、镝、钆等品种价格走高,其中氧化镨钕的价格从30.5万涨到了32万。

      不过,火灾对产业链实际影响并不大。上证报记者获悉,按照华美目前的检修和复产情况,预计年内影响约3000吨的氧化物生产,约占政府计划的3%。复产周期不长,对应镨钕元素约600吨,且明显小于公告中提及的10%的氧化物指令性生产计划,即5000吨。

      再加上目前存在一定库存,下游买家尚不急于采购。据券商方面数据,轻稀土中最紧俏的镨钕库存约有大几千吨水平,而镧铈库存则在3年以上的库存量。有色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采购方观望情绪浓厚,原材料价格推高生产成本,一些企业的订单将暂缓执行。

      出口放开后稀土不“稀罕”
        
      今年,我国稀土行业三大重磅政策颁布,使得稀土出口量激增,价格一路压低。1月,我国长达17年的出口配额限制取消;5月,稀土出口关税取消;同月,稀土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

      配额限制和关税的取消打开了我国稀土出口的大门,资源税改革也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负担。据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前9月累计出口稀土23400万吨,同比上涨16%,7月份出口额更是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4年来最高。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许多私矿出口尚未计算在内,实际出口或远大于官方统计数据。

      量虽增,价却低。前9月累计出口总金额比去年同期少了6%。年初至今,稀土价格已下滑20%。

      国内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据记者了解,目前南方80%的稀土矿商已经闭厂,有的甚至开始放长假。北方生产商成本相对较低,但在消费端疲软的困局之下也难逃过剩压力,导致了此轮供应缩减。

      其实,减产挺价并非行业的“新招数”。早在2012年、2013年时,就有龙头企业抱团取暖,保价自救。然而,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这并不能解决黑色产业链的问题,国家指令性计划与实际不相匹配的矛盾依然存在。

      除了行业努力自救,稀土乱局尚需要更多产业配套政策的肃清整顿。

  • 文章关键词: 稀土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