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二甲醚震荡下跌格局 行业将何去何从
二甲醚震荡下跌格局 行业将何去何从
  • www.chemmade.com
  • 2015-09-30 10:22:07
  • 中国化工报
  • 国际油价下跌给与之关联度较高的化工产品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二甲醚这个本就隐晦生存、无序发展的行业更是如此。原油下游产品的液化气价格随原油价格下跌,一度低于二甲醚价格,使得二甲醚失去价格优势,下游液化站对其需求骤降。二甲醚的市场价格因此跌破成本价,企业开工率一度下降到18%,有些企业甚至停工。二甲醚行业将何去何从?

     

    2015年以来,二甲醚市场整体表现为震荡下跌格局。上周国内二甲醚市场价格约为3000元(吨价,下同),较4月底最高点3472元下跌了16%左右。年内高点与低点价差536元。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所反弹,但市场仍难改低迷格局。二甲醚的价格在2008年6月到达6600元顶峰之后,便一路断崖式下滑至腰斩。

     

    二甲醚“跌跌”不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前期政策带来的市场期望过高,导致产能过快增长,过剩严重。我国二甲醚总产能从2001年的1.5万吨扩大到了2014年的1500万吨以上,在15年间扩展千余倍,总产量则从1.1万吨增长到超过500万吨。近年来,随着煤制二甲醚的一哄而上,我国二甲醚产能飞速发展。然而令人扼腕的是行业整体开工率仅徘徊在三四成。

     

    虽然早在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就提出将发展二甲醚等煤制醇醚燃料作为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替代工作的重点,将二甲醚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之一,工信部也明确将二甲醚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范围,但汽车二甲醚专用发动机等相应系列配套产品标准却迟迟未能出台,民用燃气方面也未将二甲醚列入城镇燃气分类标准。国内二甲醚产能已经开始大幅扩张,然而配套标准的缺位却导致二甲醚市场推广成了问题。再加上天然气等更清洁能源的普及,二甲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角色逐渐被遗忘。

     

    面对行业内严重的产能浪费以及下游需求的单一,国家致力发展二甲醚纯烧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掐住源头,禁止再上新装置,淘汰一部分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生产装置。另外,生产企业也要积极寻找二甲醚的新用途,如发展下游烯烃等深加工领域。

  • 文章关键词: 二甲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