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供需失衡之态难改 天胶价格熊途难尽
供需失衡之态难改 天胶价格熊途难尽
  • www.chemmade.com
  • 2015-09-30 10:09:03
  • 和讯财经
  • 临近国庆长假,外围金融市场突遭嘉能可股价暴跌冲击,这不仅表明全球商品的弱需之状,而且也令市场避险情绪激增。目前风险资产抛售之风迅速蔓延至国内沪胶市场,叠加近期公布的下游轮胎产销情况极为惨淡,更是加剧了昨日沪胶主力1601合约期价下跌之势,盘中期价一度逼近11200元/吨附近,前期低点11060元/吨已然朝不保夕。

     

    避险情绪逐渐升温,商品遭遇抛售

     

    本周初,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由于嘉能可股价崩跌近30%,不但导致欧美股市大幅重挫,而且引发避险情绪在大宗商品市场快速蔓延。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全球商品资产面临新一轮下跌重估的信号。目前我国有许多厂商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由于产品销售不济,原材料消费趋于弱化,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增强,持有现金意愿升温,贷款积极性下降。整体来看,在市场心态谨慎的背景下,商品资产遭遇抛售,金融属性尽显弱态。

     

    天胶供给收缩缓慢,失衡之态难改

     

    虽说产胶国面对胶价持续走低的现状,曾多次采取干预措施,也出台过去产能的办法,都起到过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比目前需求端萎缩的程度,天胶供给收缩实属缓慢,无法起到改善供需失衡的作用。

     

    尽管近日国际橡胶联盟表示,如果胶价继续低位徘徊,胶农将永久放弃割胶而转投其他行业。但笔者却对上述观点存在较大质疑。首先,低价胶虽有可能引发胶农弃割,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无法做到永久性,一旦利润出现,胶农会重新回归老本行;其次,据该机构统计,截至8月底,全球天胶产量较去年同期仅减少1.7%,减产幅度之弱,实在无法体现胶农大规模弃割的现状。

     

    对此或许有两种解释:一是主要产胶国虽有减产,但减产空白被后起产胶国的增产所填补;二是胶价虽低,胶农割胶亦亏损,但产胶国有补贴政策,胶农依然在割胶的岗位上坚守。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均难以实现天胶产能的快速收缩,这就使得胶价将长期陷入供需失衡的困境。

     

    国内轮胎产销不济,原料需求极弱

     

    今年以来,弱需首先在新车消费和重卡销售上得到体现。前8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而重卡累计销售也同比骤降30%以上。随着弱需蔓延,轮胎行业同样倍感寒意,出现内外销售均转弱的现象。

     

    随着企业成品库存增加,流动性下滑,不得已只能降低开工率。可即便如此,上半年例如赛轮股份、风神股份和巨轮股份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还是出现巨幅回落。在企业利润回落叠加销售困难的处境下,市场对于原料天胶的需求实在难有任何期盼和转机。

     

    综上所述,弱需才是真正令胶价熊途难尽的症结所在。面对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双转弱,沪胶期价只能选择“退避三舍”,预计未来主力1601合约期价可能跌破前期低点,回落至11000元/吨下方。

  • 文章关键词: 天胶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