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推出尿素期货 对市场意义何在?
推出尿素期货 对市场意义何在?
  • www.chemmade.com
  • 2015-09-29 09:33:41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近期尿素市场大幅下跌,存货经销商损失惨重,市场信心再次遭遇重创,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对尿素敬而远之。即将进入农业需求的淡季,笔者认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应尽快推出尿素期货。

     

    期货一般有避险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一个好的期货品种一般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市场容量足够大,涉及的用户多,从而能保证交易的流动性;价格波动大,避险需求强烈;产品标准化,便于交割;市场化程度高。尿素国内产能近9000万吨,全球产能近2亿吨,市场总量大;尿素在工农业上大量使用,客户全体庞大,参与者众;尿素价格波动剧烈,有着强烈的避险需求;60%以上的尿素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但农业需求相对集中,同生产的连续性形成冲突,如何发现价格,解决尿素淡储旺销的矛盾显得非常重要,以上特点决定了非常适合发展尿素期货市场。

     

    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我们来讨论中国发展尿素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尿素期货市场是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保障

     

    国内尿素农业的需求淡季是从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淡季时间长达5个月,没有淡储,绝大多数的尿素企业都会无法生存。笔者对这段时间国内表观消费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尿素的淡储能力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在2014年之前,国内的表观消费量可以达到2500万吨,出厂价格还能保持上涨势头,而2015年下降到了2000万吨,价格不升反降。近年高氮肥发展势头迅猛,假如剔除这块对淡储增量的贡献,那么社会淡储尿素的能力下降得更快。究其原因是经销商多年来因尿素的涨跌“无序”,淡储亏损居多,已经逐渐放弃尿素的经营,这种趋势任其发展,造成的后果将相当严重:尿素企业淡季无法生产,到了用肥季节,国内尿素产能再过剩,在扣除这五个月产量的情况下,即使所有生产企业都满负荷,尿素也会供不应求,从而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推出尿素期货,可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避险和价格发现功能,促进尿素淡储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发展尿素期货市场是争夺全球尿素定价权的需要

     

    出口市场上,国内企业、经销商互相倾轧,每次印度招标的最低价格只有很少的供应量,甚至货源来自中国,但动不动撬动的是中国十几倍的供应量,让中国的企业损失惨重。氮协在维护出口秩序上花了大量的功夫,但成效甚微。从维护国际和国内尿素正常的经营秩序上,笔者认为尿素期货推出的意义重大。

     

    中国是全球尿素第一生产、消费、出口大国,随着国际新增产能的释放,据国外媒体预测,中国尿素出口量将由2014年的1380万吨逐年下降到2018年后的6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尿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中国尿素目前对全球尿素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力,全球也还不没有成型的尿素期货市场,在鼎盛的时候推出尿素期货更容易成为全球尿素市场的风向标。未来中国尿素贸易中心的地位或许会丧失,但通过发展期货市场,我们可以成为全球的尿素定价中心,正如伦敦商品交易所一样。留给中国尿素的时间已经不多,目前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推出尿素期货迫在眉睫。

     

    在此,笔者呼吁行业协会、商品交易所、国家相关部委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尽快推出尿素期货。

  • 文章关键词: 尿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