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石化业:从“石油战争” 到“货币战争”
石化业:从“石油战争” 到“货币战争”
  • www.chemmade.com
  • 2015-09-26 11:19:45
  • 信息早报
  •   去年至今,从油价暴跌到新兴市场汇率跳水,以及近期的股市动荡,各个市场都在发生剧烈波动,全球经济形势也变得愈发复杂。而其背后的逻辑,除了经济本身以外,我们判断地缘政治因素恐怕更为关键。

      从地缘政治看,油价暴跌的根源在于,9.11后美国依靠两场反恐战争,实现了对伊朗的合围,离全面控制中东石油资源只差最后一步。但由于俄罗斯的强力干预,最终其战略功败垂成,无奈撤出中东。这也导致美俄反目,美国最终通过乌克兰危机和打压油价的方式反制俄罗斯。由于两次反恐战争没有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其巨大消耗最终引发了美国本土经济危机。而美国随后推出的QE本质上是依赖政府加杠杆来帮助企业和居民去杠杆,利用政府信用拖延危机爆发。由于经济复苏缓慢,还是非常依赖资金流入以支撑庞大的财政赤字。但油价暴跌导致石油美元日渐枯竭,迫使美联储只能提前启动加息,吸引全球套息美元回流驰援。而短期内投机资金快速去杠杆抛售新兴市场头寸,又引发了汇率市场的崩溃性下滑。


      从历史经验看,在美元升值趋势确立和油价暴跌后,往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爆发经济危机,甚至转化为政治危机,乃至战争。因此从保障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我们要尽快的打通通往中亚,乃至中东的陆上能源通路,更多获取海外的油气资源,并尽可能的推进资源领域的人民币结算和定价权,为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未来必然会更多的介入产业链的上游,不断获取资源,这也为资源类国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其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全面支持,也就拥有更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和对抗风险能力,最具备与国际寡头平等竞争的实力。相对看好中国石化(600028)、建议关注中国石油(601857)。

  • 文章关键词: 石化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