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上,包括19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1名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近百名专家为山东淄博新材料产业把脉建言,与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一批产学研项目的签约和实施,成为论坛的亮点。
“淄博作为全国第一个新材料名都,在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中国台湾设立了3家海外孵化器,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7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43家,各类授权专利3.35万件。”淄博市市委书记王浩介绍,2014年淄博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表示,淄博确定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医药材料、新装备材料、新电子材料、新环保材料“三材五新”的产业发展架构,为打造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打下了基础。清华大学与淄博高新区共建了国家高新区(淄博)MEMS研究院,下一步将积极与淄博开展交流与合作。
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宗文表示,向下游高端产业链延伸是山东稀土产业的最新定位,而淄博正是山东稀土发展的基地。淄博目前有淄博包钢灵芝稀土、淄博加华新材料和山东中凯稀土等大型稀土冶炼分离加工企业,产品研发应用全国领先,下一步要深挖稀土新材料产品,将稀土吃干榨净。
院士、专家与6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提供咨询服务。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淄博·清洁空气环保项目产学研签约,上海交大一批科研技术集中落地,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环境工程、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精细化工、电动汽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