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稀释沥青发展环境、市场走势深度分析
稀释沥青发展环境、市场走势深度分析
  • www.chemmade.com
  • 2015-09-21 10:37:29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稀释沥青从诞生之初即伴随着边缘化的政策局面和厮杀激烈的地炼原料市场,在历经市场的兴起、发展之后,逐渐在山东地炼原料市场占稳一席之地。据卓创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地炼每月炼制稀释沥青数量在70-85万吨范围,市场份额相对稳定,而市场贸易商操作也趋于成熟,并且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稀释沥青进口量暴增,市场迅速进入成熟期。

      进入成熟期之后的稀释沥青市场暴露了很多问题,不仅是贸易商之间的相互倾轧,还有竞争品对市场的冲击,更有市场进口量暴增后引来的政策方面的关注,稀释沥青未来将面临何种市场局面呢?它的后期发展又将怎样?下面小编将对其做相关分析。

      一、PEST分析概述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坏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和行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

      二、稀释沥青PEST分析

      1、稀释沥青的政治环境

      稀释沥青的政治环境令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种产品的兴起与发展要归功于中国跟东盟十国的自贸区协议,这才使得取得东盟原产地证明的稀释沥青可以免交关税入关,并且沥青产品没有消费税,在与燃料油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地炼企业的青睐。而“成也政策,败也政策”,在进口量骤增之后,海关相关部门对稀释沥青关注度大增,对于稀释沥青新标准将出台的消息传言一直未绝于世。近期,又有消息称,某中字头企业已经将稀释沥青打政策擦边球的事情举报至海关总署,且提供的资料有根有据。而近来稀释沥青在清关时被监察的更为严格也是不争的事实。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稀释沥青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加剧。如果稀释沥青将被征收消费税,那么它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进口量及市场占有率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政策性的干预只做到规范进口稀释沥青指标,那么进口稀释沥青市场将更为规范化,该税则号下的产品将趋于重质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稀释沥青的进口量,但短时间来看还不会造成毁灭性的萎缩。

      对稀释沥青市场影响重大的不光是有关自身标准的政策,还有非国有企业原油进口权及使用权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民营地炼获得原油配额,且多数都高于自身原油使用量,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导致原油在地炼原料中的使用占比将越来越多。从油品升级、产业链优化的角度来看,原油也将是地炼原料的大势所趋,稀释沥青的政治环境将更为恶劣。

      2、稀释沥青的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段,无论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还是从我国进出口数据下滑趋势来看,以及各个行业大量涌现的“倒闭潮”来看,都在展示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近期人民币贬值也给进口操作商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原油走势一直处于低位,稀释沥青的成本优势也受影响,国内外经济大形势的不景气制约着稀释沥青的发展。

      3、稀释沥青的社会环境

      前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这个课题,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力度也越来越大。油品升级就是改善环境污染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个大趋势也势必使得地炼原料加工会更倾向于轻质低硫的原油等产品,稀释沥青只能凭价格优势占据一时的市场,但并不是长久之计。

      4、稀释沥青的技术环境

      稀释沥青是以天然沥青、石油沥青、矿物焦油或矿物焦油沥青为基本成分的沥青混合物,其加工并没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因此技术壁垒较为薄弱。操作稀释沥青的一级贸易商多为摩科瑞、BP、维多等石油大头,调和原料是影响稀释沥青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据悉,近来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原料及仓库资源基本都已充分利用,低密度的资源较为紧张,而原油从北美、南美过来的数量也少,且港湾原油已取消前期下浮优惠政策,低密度稀释沥青调和成本增加,且中国海关对稀释沥青清关管理愈加严格,未来进口稀释沥青的指标重质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三、结论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稀释沥青遭遇中国经济低潮是机遇也是压力。不可否认,在山东地炼原料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它以零关税零消费税的低成本优势迅速抢滩登陆原料型进口燃料油市场,从“开源”方面给山东地炼以有力支撑。然而,油品升级、产能调整的大环境所致,山东地炼部分落后产能终将淘汰,更清洁、品质更高的原油才是地炼原料人心所向。即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稀释沥青仍是地炼亲睐的加工原料之一,但其政策方面的不确定,产品品质方面的劣势以及来自原油使用权及进口权放开的冲击,都将是稀释沥青未来发展的掣肘。

  • 文章关键词: 稀释沥青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