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碱业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日前正式投产。这一在世界纯碱行业中首家形成的“纯碱生产-海水淡化-浓海水化盐制碱-热电联产一体化”发展模式,无疑将为企业带来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据了解,该项目是利用纯碱生产过程中完成冷却任务、已经被升温至40℃的温海水,加上一定比例的常温海水,制成海水淡化需要的30℃原料海水,整个过程无需加热,有效节省了电力和热能。随后,这些海水中的45%将被淡化,经深度处理后成为脱盐水,供热电锅炉使用;55%的海水成为浓盐水,进入青岛碱业的盐水车间,供化盐使用。
经过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本身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用作纯碱生产原料将节省大量工业盐。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将节约近6万吨工业盐,可以基本回收海水淡化的成本。与此同时,每年还可节约300多万立方米自来水。
据悉,青岛碱业目前正积极探索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生产的深度结合,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淡水的同时,将研发联产溴、镁、钾等化工产品,以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盐化工产品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青岛碱业将围绕低碳经济建成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综合化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