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自主禾素纤维产业化首战告捷
我国自主禾素纤维产业化首战告捷
  • www.chemmade.com
  • 2015-08-21 14:46:01
  • 化工信息网
  •   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突破。记者昨日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了解到,该所与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禾素纤维有限公司在宁波建成的全球首套也是唯一一套500吨/年禾素纤维产业化示范项目已运行半年。同时,其与香港理工大学还以禾素纤维为原料开发出高附加值纺织品。


      据宁波材料所陈鹏研究员介绍,宁波材料所此前在聚乳酸(PLA)及其改性纤维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但未经改性的PLA纤维耐热性差、手感僵硬、不易染色、在湿热条件下老化变脆,这些性能瓶颈严重阻碍了PLA纤维的应用推广,至今其全球产量仍不及涤纶的1%……因此对PLA纤维的改性是当今生物基化学纤维研发的核心和关键课题之一。


      受改性塑料领域广泛应用的“合金化”技术启发,宁波材料所科研人员将PLA与另一类商品化的生物基可降解聚酯(PHBV)反应性共混,再经熔融纺丝制得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禾素,并与宁波天安等采用该技术建成全球首套也是唯一一套500吨/年禾素纤维产业化示范项目。


      此后为了加快禾素纤维的产业化应用步伐,宁波材料所又与香港理工大学以禾素纤维为原材料开发出高附加值纺织品。陈鹏表示,他们下一步将开发兼具低碳环保概念和健康舒适功能的系列面料,争取在高端纺织服装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此外,禾素纤维及无纺布在医疗卫生、水处理、二次采油等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应用也在积极展开。


      禾素纤维不仅具有从原料到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绿色环保优势,且与普通聚乳酸纤维相比耐热性更优,手感柔软、色泽鲜艳、悬垂和吸湿排汗效果好,被评价为 ‘可与真丝、铜氨等高档纤维相媲美’的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2010年,禾素纤维被列入《中国生物基纤维及其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成为生物基化学纤维领域重点发展的新品种之一。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化纤产业链从原料生产到纤维制备直至织造染整90%以上都是引进的国外成熟技术,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个硬伤。禾素纤维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自主研发的生物基高端原料新产品,它的市场应用一旦打开,将形成从原料到成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基化纤产业链条,对行业创新发展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

  • 文章关键词: 禾素纤维产业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