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尿素后市面临三大压力 形势不容乐观
尿素后市面临三大压力 形势不容乐观
  • www.chemmade.com
  • 2015-08-04 14:11:00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在前期大量出口的支撑下,中国尿素曾在一定时期内掌握了全球的定价权,但后期市场面临三大压力,形势不容乐观。

      压力之一是关税调整导致淡季出口不畅。

      今年尿素出口实行全年同一的80元/吨关税,相当于降低了8个月、提高了4个月的出口关税。新关税对中国全年的出口有利,但当时间进入原本淡季低关税期后,同去年相比等于是提高了关税,削弱了中国尿素该阶段的出口竞争力。

      在中国执行淡旺季关税的情况下,全球会毫无例外地把每年的7~11月份当做最佳的采购时点。新的关税政策下,中国每个月的出口量会更加均衡,7~11月份也就不会再出现出口大量增加的情景了。

      新关税也导致尿素进口大国大单减少。印度每年尿素的进口量在800万吨左右,平均为70万吨/月。新关税政策下,印度的采购频率增加,单次采购量下降,笔者预计印度单月采购量很难突破100万吨,同以前动辄150万吨的单次采购量相差很大。中国的尿素产能全球第一,印度单次采购量越大,对中国尿素的依赖性越强。在印度单次采购量达到150万吨的时候,中国的出口比例会占到70%,当单次采购量在100万吨以下的时候,中国的出口比例可能只占到50%,也就是说在中国执行全年统一出口关税的情况下,印度的均衡采购对中国尿素出口带来的是负面影响。

      压力之二是甲醚和原料价格低迷导致产量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尿素产量296万吨(折纯氮),产量创两年来的单月新高。

      甲醇价格低迷,企业会降低甲醇负荷,提高尿素产量。煤价低迷,使尿素生产成本下降,产能会进一步释放。长远看,国内天然气有同全球价格接轨的趋势。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进口的大量增加最终会导致国内天然气降价。最近有国家发改委同天然气供应商商谈下调天然气价格的传言,一旦天然气大幅降价,必然会提高气头尿素竞争力,气头尿素可能会'死灰复燃'。

      压力之三是农产品价格走低预期导致需求减少。

      从去年开始,全球农产品价格暴跌,但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一直执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使得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成为全球价格的高地,造成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居高不下,国内库存高企,农产品深加工的出口竞争力下降,财政负担加重。近期一些专家提出了取消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的建议,棉花和大豆收购政策改革已经先行先试,下一个对象可能是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中国的主粮,改革将会相对滞后)。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用尿素量最大的品种,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玉米价格的下跌、种植积极性的降低和尿素需求的下降。

  • 文章关键词: 尿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