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化工产业须积极适应环保新常态
煤化工产业须积极适应环保新常态
  • www.chemmade.com
  • 2015-07-23 09:20:00
  • 中国化工报
  •     7月22日,2015国际新型煤化工战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迎来新常态。煤化工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积极适应这种环保新常态。
        
        “以后煤化工的环评如果做不到切实可行,并真正达到环保要求,恐怕过不了关了。”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顾问、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顾问曹凤中教授表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下降和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新常态,因此对煤化工产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从严要求。在新常态下,强制性地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的“绿化”,是必然的选择。
        
        曹凤中认为,今年苏新能源新疆准东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被驳回,充分说明环保部已经认真总结了已建成的一些煤化工项目在环保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了环保新常态下实践的依据。煤化工属于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行业,未来会有更多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政策出台,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大趋势。煤化工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积极适应环保新常态。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国家的环保审批明显收紧,最近已有数个煤化工项目的环评报告未通过。这使许多煤化工企业产生了畏惧心理。顾宗勤表示,煤化工项目的环保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表示,西部地区已从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取消了煤化工,煤化工规模门槛也开始抬高。他认为,煤化工要重点完善废水处理技术、废渣利用配套技术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同时,可以利用煤化工技术生产柴油添加组分DMMn,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唐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部专家刘永健表示,在中西部富煤地区合理发展煤制气,是缓解局部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家已经对煤制气的发展从能源转化效率、煤炭水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
        
        他同时提醒,业界应该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技术难题给予重视。比如,大唐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虽然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受环保制约,从2014年8月开始只能维持50%的负荷运行。
        
        曹凤中同时指出,煤化工产业还应高度重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目前正在抓紧培育碳交易市场,建立机制促进减排。金涌院士指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提前达到2030年时的预期,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碳税推出越来越近。
  • 文章关键词: 煤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