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生态化工园
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生态化工园
  • www.chemmade.com
  • 2010-06-19 00:32:34
  • 中国经济导报
  •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纪实
       
        一、园区概况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是2003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7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确定为“河北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同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园区北距天津滨海新区石化区50公里,距北京230公里。园区控制面积118平方公里,分为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仓储贸易区。
       
        在产业规划上,园区力求突出三大特色:
        (一)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上下游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特色;
        (二)以港口及化工液体码头为龙头,铁路、高速公路、仓贮管输并举,化工生产与进出口贸易并重的现代化物流集散特色;
        (三)以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与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特色。

        二、投资环境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管委会一班人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投资软、硬环境结出累累硕果。近几年来,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按照一体化的建设理念,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投资1亿元建设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总投资30亿元建设2×30万KW热电项目;完成了从大浪淀至园区的10万吨/日引水工程。配套建成了2万吨/日供水厂,地下管网铺设完毕,并已供水运营;园区及附近(8―10KM)有11万和22万V变电站6座可满足入园企业需求;法国液空公司工业气体供应中心项目;沧州市临港土地储备中心收储土地5万余亩,为发展建设提供更大空间;投资1亿元的30吨/日固废处理中心。黄骅综合大港将开港通航,首期建成10万吨级通用杂货泊位4个,亚欧大陆桥新通道再塑东方桥头堡……

        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虽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港、路、供水、排水、污水治理、供电、供气、天然气、通讯以及优惠供地的“九通一平”。

        三、项目建设

        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由于嫁接了港口优势与化工精深加工的双重优势,如今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产业巨头纷至沓来,在这里,随处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

        截至目前,园区已建成、在建和计划开工项目共64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形成了以PVC、TDI、CPL为龙头骨干产品的石油化工产业链框架和高档染料、农药中间体、香精香料、粘合剂、添加剂等新型化工材料近百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中国化工集团、神华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日本三井物产、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欧德油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化工企业和与之配套的公用工程和物流专业公司,相继落户于此。这些产业巨头的到来,为园区建设环渤海地区国际一流化学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改变传统行业交易模式,加快地区产业集聚,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正谋划建设一个依托渤海、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以电子商务交易为主、以传统的协商交易为辅,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渤海国际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并由此借力发展,建设京津冀化工科学城,打造一个

        四、循环发展

        几年来,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沿海临港和化工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积极实践“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型发展之路,做大循环经济文章,全力构建环渤海地区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和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物流传输、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理念,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的新型化工园
     
        循环经济模式在园区的有力实践,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彰显了产业特色,又提升了产业集聚和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将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增长极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