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燃料收集成生物质发电行业难题
燃料收集成生物质发电行业难题
  • www.chemmade.com
  • 2015-06-17 09:55:14
  • 每日经济新闻
  •     近日,韶能股份的转型项目——生物质发电项目因燃料短缺,陷入暂时性停产状态,引发市场关注。
        
        此前凯迪电力也遭遇过燃料供应问题,收购的燃料质量差不说,价格也被哄抬,甚至中间商还在燃料中掺水甚至石块,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据悉,韶能股份生物质发电项目遭遇的“烦恼”正是生物质发电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做好燃料收购、储运、管理工作,对生物质能发电企业至关重要,燃料供应也成为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关键。
        
        燃料收集成行业难题
        
        “我国生物质发电目前最大的瓶颈是燃料不足,燃料供应是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常运营的前提,但我国生物质原料存在分布不集中的现状,为原料收集带来巨大的困难。”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
        
        宋智晨还表示,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则由于秸秆体积大、重量轻、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等原因,燃料的收购、储存和运输均出现了较大问题;此外,生物质发电属于废物利用,燃料的燃烧热值低导致发电效率低,又需要更多的燃料,更加凸显了燃料供应不足问题。“投资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企业很多,因为有政府补贴,大家算账之后觉得划算,但真正投资进去之后,发现主要头疼的问题还是原料保障问题,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如何按质按量持续不断地保障燃料供应,成为生物质发电项目盈利的成败关键。
        
        实际上,林伯强所言非虚,从事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企业几乎都要打一场燃料保障的仗。凯迪电力是国内较早从事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企业,也是生物质发电巨头,由于涉足地区广,其所遭遇的的燃料供应问题堪称行业的典型。
        
        凯迪经验:去中介化
        
        “凯迪电力由于各地子公司众多,也遇到过燃料供应方面的各种问题,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凯迪电力董秘张鸿健表示。
        
        2014年报显示,凯迪电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9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217%,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2.08亿元,较上年增加1.86亿元,同比增长844%。
        
        凯迪电力业绩大幅增长,原因之一便是其燃料供应体系的完善,使得生物质发电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此前,凯迪电力原董事长陈义龙在《经济日报》撰文称,由于前期涉足生物质能源的企业认识不足,导致所有发电企业在原料收购上掉进中间商唯利是图的陷阱,不仅收不到足够的原料,更收不到高质量的原料。
        
        陈义龙称,随着2012年和2013年企业对原料回收环节的重点整治,现在原料品质明显提高,人为造假的加水、加沙、加泥巴、加石块的现象基本根治,原料的价格普遍下降,比整治前的同质原料价下降约100元/吨。
        
        “韶能股份遇到的问题我们几乎都遇到过,我们主要的经验是去中介化,将中间商去掉,公司自建了多人组成的村级收购站垂直回收体系,直接和燃料供应源头对接,能够保证燃料的质量和供应数量。”张鸿健称,“而且去掉中间商之后,原来哄抬燃料价格的现象也不存在了。”
        
        “燃料供应确实是生物质发电的关键问题,公司还在和各级政府机关协调解决,将会有一个协调的过程,希望最终能够解决。”韶能股份董秘胡启金说。
        
        张鸿健还表示,在解决燃料问题的过程中,也依靠了当地政府动员农民参与燃料收集,维持了较好的市场秩序,“燃料供应的模式我们还在不断摸索中,相信问题最终都能得到解决。”
  • 文章关键词: 燃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