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国关于终端消费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并逐渐从控制终端产品测试变为源头控制。同时,世界各国纷纷拟定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碳足迹跟踪、减排措施的选择等也已提上日程。为此,质量和安全服务机构英国Intertek天祥集团负责人近日特地拜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高端化学产品服务、环境安全评估、化学品安全、国外注册和安全评估以及碳减排相关服务的问题。
源头控制产品安全
“我今天戴的领带是在世博会上买的,是通过Intertek检测的。世博会的很多产品都由我们提供检测。”初次见面的Intertek董事会主席钱韦先生轻松地和记者打着招呼。钱韦先生表示,保证世博会的产品安全非常重要。而推动化工原材料安全质量控制,是应对终端产品安全质量挑战的一个重大议题。
他说:“过去我们比较关注终端产品安全质量,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材料安全质量加以控制。通过仔细的前期调研、测试、评估,尽量排除可以预先评估到的实质性危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产品的潜在危险降至最低。通过第三方检测,可以了解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整个供应链是否都达到了无毒无害的标准。我们希望与CPCIF所属企业加强合作,共同为中国企业提高产品安全质量以及产品出口保驾护航。”
为“走出去”搭建桥梁
“我们注意到包括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一些中国大型企业已经由过去单一进口原油在国内加工消费,发展到在产油国投资设立炼油、产油设施,在当地进行加工,然后进口成品油和化学产品,或直接在国外销售成品油和化学产品。”Intertek首席执行官符浩申博士说:“我们发现,中国有很多企业都在出口产品,或是想在国外发展实业。不过,想‘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当地对各种产品的偏好,因为出口到美国、巴西、中东等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符浩申博士说,Intertek凭借在100多个国家设立的分支机构,以及在语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中国大型企业在海外的建设项目提供战略性的解决方案。他说,Intertek一是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知道将来要出口的国家有哪些要求、对生产流程有哪些要求,以便顺利地出口到国外去;二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当地终端消费者青睐哪些产品,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从而更容易让国外消费者接受;三是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工厂设计,从供应链设计入手,更好地统一采购、生产、销售、研发。
脚踏实地推动碳减排
全球实现低碳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现低碳的方法和途径上,各国有不同的看法。Intertek中国总裁柏学礼先生说:“碳减排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要从人才储备开始,打好服务基础,着眼于长远需求。”
他说,Intertek一直在跟踪低碳方面的政策、标准、碳交易等问题。在Intertek看来,想真正减碳就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产品本身的碳排放量的测定。
企业要知道现在的碳排放量是多少,才能知道减排的目标。而测定碳排放量就要有标准。现在各国的标准不同,Intertek就在关注和参与标准的制定。二是企业本身减排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和自身现状来设定未来的碳减排目标。三是要找到减排方式、途径和资金。可以通过国家减排政策获得,也可以通过出售减排额度来获得资金。Intertek目前正和上海、北京的碳交易所合作,由他们来筹措支持企业的碳减排资金。他认为,未来几年碳交易将是一个非常发达的行业。
如今,Intertek已与联合国所属的亚太地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技术支持中心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为企业培养一批真正懂得碳减排方面的骨干。此外,Intertek还正在与联想电脑携手开展碳足迹研究,今后Intertek还将与石化行业等碳减排任务较重的行业合作,共同探讨适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