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胞重塑关键机制
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胞重塑关键机制
  • www.chemmade.com
  • 2015-05-20 09:52:51
  • 新华网
  •     19日从中科院获悉,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重编程中细胞重塑的关键作用和调节机制。该发现将拓展人们对糖尿病、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代谢疾病中细胞重塑如何影响细胞命运的认识,为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有力依据。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和秦宝明实验组的这项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什么是细胞重塑?科研人员介绍,成体细胞犹如一个具有特定功用的房间,房间里的器具构造决定了它是居家、办公还是商铺;而胚胎干细胞则更像是一个空房间,根据需要你可以把它改造做任何用途。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的过程,如同把原有房间里的器具构造清空,只留下一些水电等最基本的设施,这是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过程。
        
        2006年日本科学家建立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实现了成体细胞逆转为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的iPS细胞,叩开了再生医学的大门。但该技术在大规模应用前仍存在很多需要弄清楚的科学问题。
        
        “细胞在饥饿等胁迫条件下会主动降解自身细胞质组分,这一过程被称为‘自噬’。此前有研究认为,自噬在重编程早期发挥关键作用。而我们研究发现,自噬对重编程非但不是必须,反而起阻碍作用。重编程在自噬缺失的细胞中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获得的iPS细胞具有正常的多能性。”裴端卿说。
        
        秦宝明介绍,研究中进一步发现,细胞重塑的发生实际上来自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的关闭,其持续开启则阻断细胞重塑、线粒体代谢转变以及重编程的发生。
  • 文章关键词: 细胞重塑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