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禁化武履约主动适应OPCW调整
www.chemmade.com
2015-04-21 09:47:33
中国化工报
国际禁化武组织(OPCW)最近发布《未来十年发展构想》,表明其工作重心的调整有了实质性进展。为适应这种调整,2015年和未来几年,我国禁化武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是:严格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履约为主线,以监管为保障,以创新为驱动,严格履行国家宣布、国际视察、防扩散义务。这是从4月17日在重庆闭幕的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了解到的。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8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履行。当前,世界库存化学武器销毁接近尾声,而国际反恐和防扩散问题日益突出。根据OPCW咨询小组此前的报告,其工作和任务将由“在国际核查下消除一整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转变为“确保化学战的威胁永不重现,有毒化学品永远不再用于敌对目的,确保和平利用化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援助能够蓬勃发展”。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其工作重点向工业设施监控转移,针对民用工业的国际核查频次将增多,力度将加大,监控方法走向多样化。
在这一背景下发布的《未来十年发展构想》核心内容有3点:一是适应国际战略环境变化,逐步减少化武视察资源投入与配置,强化分析能力建设。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和应急反应等能力建设。三是着眼于非国家实体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强化防范有毒化学品被用于敌对目的的能力。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张卫指出,我国是向OPCW宣布企业和化学品最多的国家,占各缔约国宣布总数的近1/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履约法规尚待健全完善,履约工作思路和方法亟待调整创新。我国中小化工企业多,部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履约能力和履约自觉性不足。如有些企业未批先建,有的不主动宣布,有些产品数据不平衡等。
国家禁化武办表示,配合新的目标和我国禁化武履约新形势,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管,依法严格审批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新建项目,严格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考核标准,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创新管理,关键是统筹履约和促发展工作,主动预防、降低和化解风险;加强工业履约体系建设,打造“一个体系、三支队伍和一个平台”,即以国家禁化武办、各地主管部门和企业为主体的协调联动履约体系,禁化武履约主管部门和履约企业干部队伍、禁化武专家队伍、禁化武组织职员及后备队伍,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支撑平台。此外,还将加强宣传,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张卫同时指出,虽然国际库存化武销毁接近尾声,但遗弃化武、老化武销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我国日遗化武数量多、分布广、埋藏信息缺乏。她呼吁禁化武组织仍把化武销毁作为优先项。
文章关键词:
化学武器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