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氯化石蜡产业如何破解困局?
国内氯化石蜡产业如何破解困局?
  • www.chemmade.com
  • 2015-04-03 10:01:29
  • 中国化工报
  •     日前,欧盟将现行的塑料制品法规(EU)No10/2011进行升级,法规中进一步要求减少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使用量。这是自2011年以来,欧盟对这项法规的第二次升级,意味着对欧洲出口比重较大的国内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加上近年来,国内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氯化石蜡陷入了内忧外困的境地。不过,只要认准市场趋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行业仍有破局之路可走。
        
        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是国内第三大塑化制品添加剂。虽然其生物毒性较强,但阻燃性能、防水性能优越,国内制造业因此对其情有独钟。考虑到经济性,国内制造业在渐显颓势中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更加速了氯化石蜡产业的没落。饮鸩止渴的后果,让氯化石蜡愈加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近期有关氯化石蜡的负面消息不断。2015年1月,上海质监局就查获3批次婴幼儿塑料用品中含超出国家限定剂量的短链氯化石蜡,2014年,欧盟对我国的食品接触类制品的通报共184起,其中塑料类制品高达86起。国内制造业在对外出口领域的挫折已经不是首次,氯化石蜡含量超标而被起诉呈递增趋势。
        
        然而,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氯化石蜡的弊端逐渐放大。尤其是作为塑化制品添加剂,添加指标控制越来越严格。在重重压力下,氯化石蜡行业元气大伤,产能从2013年的190万吨/年,减少到当前的160万吨/年,无情地折射出曾经的塑料王者目前的生存惨状。那么该如何破解困局呢?
        
        首先,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适应政策、市场趋势,推出安全环保、低碳产品,尽快为氯化石蜡洗白,这是迎来发展转机的根本出路。这一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若不如此,行业将走入死胡同。
        
        其次,氯化石蜡系列产品和专用精细牌号目前还比较少,产品在很多应用领域还应进一步拓宽和挖掘,加大在润滑油、橡胶和涂料等其他方面的应用范围。
        
        再次,行业要加强行业间以及国际同行交流合作,研发更加环保健康的替代品,共同努力提高行业竞争力。
        
        最后,国家要尽快推出检测标准和方法,应研究制定旨在控制氯化石蜡环境健康风险的行业标准或规范。该行业标准或规范应该综合涵盖氯化石蜡的原料、工艺、产品及用途,从而为消除贸易壁垒、打好翻身仗打磨好利器,促进行业走上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早在2004年1月6日氯化石蜡在欧盟就已严格限制添加: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过1%的金属加工油及皮革加脂物料不可在市场销售。但是国内市场质量标准检测标准这一领域却依然是空白,这将是今后社会以及行业亟须正视和补上的一课。
  • 文章关键词: 氯化石蜡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