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能过剩加剧 化工业亟待转型升级
产能过剩加剧 化工业亟待转型升级
  • www.chemmade.com
  • 2015-03-31 09:54:52
  • 新华网
  •     低油价时代的到来,虽然使得石化行业获得了更便宜的原料,但却加剧了我国低端化工产能过剩的尴尬。专家认为,我国化工企业亟需推动技术创新,谋求转型发展。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眼下与去年高点相比,油价已跌至“腰斩”水平。低油价对化工行业影响不一:石化行业原材料价格下降,但煤化工、生物质化工等其他原料的化工产业则面临着冲击。
        
        以煤化工为例,德勤中国企业管理咨询总监李佳明说,以前有观点认为只要国际油价不低于每桶50美元,煤制烯烃项目就有利可图。实际上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通常情况下,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80美元时,煤化工项目才能赚钱。而眼下,国际油价已跌至每桶40美元-50美元附近。长期来看,低油价将是一种新常态,这对煤化工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煤化工的后续投资需慎重考虑。
        
        对于传统石化行业而言,低油价虽然降低了原料成本,但我国石化行业产能过剩的尴尬却愈加严重。
        
        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经济强劲迅速增长,对基础化工品需求巨大,大批大型石化项目投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化学工业投资增长高达113倍,年均增幅28.5%。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基础化工产能过剩,产品价格骤降,装置开工率低,企业经营效益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表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石油化工产品需求减弱。在此背景下,我国石化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凸显,传统产业进入低利润时代,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尽管如此,在专家看来,虽然低端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但从全球来看,中国仍是令人瞩目的化工消费市场。稳步发展的经济及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中国对中高端石化产品的需求依然巨大。
        
        李佳明说,我国化工行业起步较晚,再加上早期基础化工产品缺口较大,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低端产品生产当中。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中国化工行业中资源配置错位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低端产品泛滥,高端产品却大量依赖进口。
        
        “目前中国石化产业面对的最大挑战在于创新技术供给不足。”德勤中国化工行业主管合伙人观洋认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并适应原料多元化的趋势,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而对传统石化产业进行优化调整。
        
        观洋表示,目前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减少低端产能,并重新定位,着力生产高端产品。中国企业应把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产能关停,同时谨慎新增产能。除了生产技术创新外,在现今的数字化时代,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市场营销和责任关怀,以及推动业务模型创新与革新。另外,引导化工行业投资合理化,实现资金的高效配置也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 文章关键词: 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