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处方药网售放开进入倒计时
我国处方药网售放开进入倒计时
  • www.chemmade.com
  • 2014-12-26 14:11:50
  •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     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网站信息显示,京东已于12月23日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证。至此,阿里、京东和1号店三家传统电商大鳄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摩拳擦掌静待政策放开。
        
        另一方面,让医药电商人翘首以盼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文件有望于元旦后出台,行业政策壁垒即将打破。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放开网上销售的处方药目录将于春节后公布,将覆盖200-300个慢性病药品品类。
        
        京东获批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证,传统电商三巨头准备就绪
        
        CFDA网站信息显示,京东于12月23日获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A证,证书编号国A20140006,这意味着京东将有资格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根据CFDA网站数据,此前阿里巴巴旗下95095医药平台和1号店已获得该证书。至此,传统电商三巨头均已完成进入医药电商的准备工作。
        
        九州通好药师网上药店CTO王乐天表示,京东、天猫和1号店在传统电商领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京东进入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天猫医药馆的流量。但对于行业整体而言,京东自身在传统电商领域积累的流量将会导入医药,带来更多的是正面的影响。“把行业蛋糕做大。”
        
        药房网商城总经理兼创始人钟毅指出,京东入驻对于小型医药电商平台会造成一定冲击,不过预计在未来短期内尚不会形成一家独大的状态。“小型电商平台要尽快做出差异化,医药电商不同于其他,会更关注处方、售后和服务等。”
        
        处方药网售放开进入倒计时,首批将涉及200-300个慢性病品类
        
        一位医药电商行业人士透露,《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将于元旦后出台,首批放开网上销售的处方药目录则将于春节后出台。“要对放开销售药品的各种风险进行论证,估计要到3月以后。”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预计首批将放开200-300个品类的处方药,未来会逐步放开更多。“首次放开的品种主要以慢性病为主,适应症主要集中在降糖、降血压和降血脂等。”据另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在此次放开的处方药中中药品种将占大头,化药较少。
        
        今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中明确提到,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直接向业界传达了电商平台可以销售处方药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医药电商行业长期增长缓慢,规模不足药品零售市场的1%,其根本原因在于占比国内药品整体销售额70%-80%的处方药市场一直以来都被医院把控。允许处方药网上销售,则意味着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核心政策壁垒被打破,行业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
        
        行业众企业转型医药电商,欲分羹8000亿市场
        
        处方药网上销售放开已成定局,医药电商分享8000亿处方药市场指日可待。除阿里、京东和1号店等传统电商大佬外,医药电商也吸引了众多医药商业、工业和零售企业转型。
        
        九州通在已有好药师网上药店的基础上,基于微信功能推出药急送、红包卡券等功能,并凭借自身的累积优势与春雨医生等垂直类健康应用展开合作,构建F2C、O2O、大健康运营商等多样化运营模式。
        
        云南地区零售药店龙头一心堂则耗资6000万元购买信息化电子商务系统,拟实现一心堂网上健康商城和自营门店OTO对接,计划5年内做到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主营中成药的太安堂则将定增投资4亿元用于”太安堂电子商务及连锁业务建设项目“并斥资3.5亿元用于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100%股权。公司人士表示,医药电商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过具体开展方式和模式尚在研讨中。
        
        此外,以岭药业、康美药业等制药企业也成立了各自的网上药店,为处方药放开销售做准备。
  • 文章关键词: 处方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