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面临更新换代
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面临更新换代
  • www.chemmade.com
  • 2014-12-04 10:02:00
  • 生意社
  •     乙二醇是市场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的战略性大宗化工基本原材料,其在我国的需求非常大,实际使用已经超过了1000多万吨,最新市场价达到8000元/吨。然而目前我国的乙二醇的产能只有300万吨,每年都有700到800万吨的进口,制约了我国聚酯及下游产业的发展。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利用石油路线,近年来随着煤化工的兴起,煤制乙二醇受到了企业的青睐。煤制乙二醇技术通用性大,可生产高附加值的乙二醇,还可以生产草酸酯、草酸、草酰胺、碳酸二甲酯(DMC)等重要化工产品。不论是能耗,水耗还是成本方面,和石油路线的技术竞争分析表明,煤制乙二醇都具有优势。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较早开展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研发并得到了政府的肯定。2009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在江苏丹阳主持召开了《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工业工艺技术》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是:该成套技术符合循环经济三原则,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替代传统的石油路线制备乙二醇,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特点,将有效缓解我国乙二醇产品供需矛盾,对国家的能源和化工产业产生重要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突出的技术创新性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成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两年来我国科技工作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取得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等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
        
        经过百吨级中试,万吨级工业试验,2007年8月,通辽金煤正式奠基,开始了20万吨煤制乙二醇的工业示范装置建设(总投资达32亿,占地1500亩),2009年12月试车成功,其中工业试验和示范均为世界首套装置。经过3年持续的技术改造,到2012年,通辽金煤生产乙二醇12万吨,草酸5万吨,实现负荷90%,乙二醇产品90%达到优级品标准,年销售12.5亿元。
        
        但即便如此,第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从2009年成功试车到现在发展了将近5年的时间,技术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多的。首先是这套20万吨工业示范装置是国家支持立项的工业示范装置,还没有达到满负荷,没有拿到路条;另外这几年出现了很多的同类技术竞争,国内外都有,我们第一代技术的优势正慢慢被追赶。
        
        技术的不断创新非常重要,我们研发的第二代技术中催化剂贵金属使用量更少,脱氢效果更好,选择性更高,反应温度更低,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更好,催化性能显著提高,乙二醇的选择性提到大于等于90%,目前实验室效果非常好。真诚期待能够通过与大家的交流共同推动第二代技术实现中试乃至产业化。
  • 文章关键词: 煤制乙二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