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日本海底高浓度稀土深度极易开采
日本海底高浓度稀土深度极易开采
  • www.chemmade.com
  • 2014-11-26 09:48:02
  • 中国化工报
  •     据综合媒体报道,东京大学教授加藤泰浩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发现,在小笠原诸岛南鸟岛海域,包含高浓度稀土的泥广泛分布于海底2~4米处。此前日本方面认为如果稀土泥之上沉积的堆积物很厚,将对开采构成障碍。东京大学和三井海洋开发等参加的“稀土泥开发推进财团”于最近成立,将开发从水深5600~5800米处挖掘稀土泥进行生产的技术,并寻求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性。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稀土里含有用于混合动力车马达强力磁铁的镝以及用于激光器的钇等元素。加藤教授2012年发现,在通过国际调查获得的南鸟岛海域海底泥中,含有高浓度稀土。东京大学和海洋机构通过去年的调查发现,其浓度超过5000PPM(PPM为100万分之1),达到稀土主要生产国中国的矿山的30倍以上。尤其是多为中国大量分布的“重稀土”。
        
        10月15~29日,对位于南鸟岛南方约25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EEZ)的海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浓度稀土泥分布广泛,在西侧海域分布于距离海底面较近、易于开采的位置。过去曾被认为多分布于比10米更深的位置。
        
        2015年春季以后,还将在剩下的海域推进详细调查。调查能否在1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实现商业化。加藤教表示,“日本1年的使用量在该海域或许只需1平方公里即可获得”。
        
        日本政府去年制订了作为海洋政策指针的海洋基本计划,提出将海底稀土泥开采作为目标之一。而要开发海底的稀土,需要从海面的船舶上沉下长长的管子将泥吸上来。开采超过5000米的深海海底资源在过去从来没有先例。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开采是可行的。以东京大学加藤泰浩教授和三井海洋开发为中心的财团正在研究利用管子向海底泥送入空气、然后将其吸附上来的“气升”技术等。
        
        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的专家研讨会分析称,即使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每天能开采的包含稀土的深海海底泥也将达到约1300吨。如果每年工作200天,将可以获得3600吨稀土,相当于日本去年进口量的大约4分之1。
  • 文章关键词: 日本稀土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