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四季度氯碱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四季度氯碱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www.chemmade.com
  • 2014-11-16 08:45:11
  • 中国氯碱网
  •     2014年第四季度氯碱行业仍然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全年来看行业产能扩张步伐持续趋缓。第四季度主要氯碱产品在宏观经济发展趋缓,供需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仍然将在低位徘徊。
        
        随着前三季度新建产能的陆续释放,国内烧碱市场的供需矛盾已成为产品价格水平表现欠佳的最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下游行业需求支撑力度仍显不足,且液氯市场表现难言稳定,使得企业对烧碱后市仍呈保守观望态势,试涨措施较为谨慎。从目前形势而言,国内烧碱市场暂无明显利好或利空因素存在,产品市场重心多将在维稳的基础上进行窄幅波动。
        
        四季度,受天气转冷影响PVC下游需求将逐步减弱,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经过前期的检修后,短期内多将持续稳定生产,市场供应面难有缩小的空间,在制品行业不断萎缩的当下,国内PVC市场供需关系回归平衡的难度较大;出口市场的持续向好对调节国内行情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天气转冷,内陆出口量将萎缩,国内市场将受到影响,整体PVC市场依然存在下行压力。
        
        影响因素一:宏观经济形势压力较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降至7.3%,创下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已经超出预期。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贯彻实施去产能化,一方面企业要在市场倒逼下主动调结构、转方式,国统局发言人指出“这是我们国家跨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个坎儿必须经历的阶段”。
        
        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增速的回落是拖累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1-9月,投资增速为16.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尤其是占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最新数据是12.5%,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对于明年经济走势,业内预判明年经济可能会继续探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结构调整仍在继续推进,这会抑制经济增速。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预测称明年经济增速将下滑至7%,其认为投资继续下行是主因。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下调至7%。
        
        影响因素二:两碱支撑不足 原料价格下滑
        
        2014年1-9月我国原盐累计产量为4852万吨,较去年同比小幅增长1.9%。今年良好的天气条件,使得春盐、秋盐产量都有所增加。但下游两碱行业低迷,企业采购欲望不强,加之进口盐政策的利好,使得今年1-3季度国内原盐市场销售一直承受较大压力,原盐价格呈现小幅下滑趋势。
        
        随着北方地区海盐主产地秋盐上市,全国原盐供应量保持稳定小幅增长趋势,但受两碱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影响,工业盐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四季度随着两碱行业的稳定用量,原盐市场供应预期会出现平稳后收缩趋势,整体行情或会在底部横向整理并企稳。
        
        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电石产量累计为1842万吨,同比增加10.8%。在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的背景下,电石产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速。
        
        在前三季度,国内电石行情难寻明显利好的支撑。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通报,进入8月份以来,虽然煤炭行业部分运行指标趋于改善,但从今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的情况看,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短期还难以改变,煤炭经济下行还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此外,直接下游PVC行业的持续低迷,促使电石市场虽然价格偶有波动,但下行走势仍较为明显。作为最主要的消费下游,PVC行情长期低位盘整,对电石市场的支撑力度减弱,长期来看,电石市场仍然不容乐观。
        
        影响因素三:主营产品下游需求弱势难改
        
        据国统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2.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有限,导致投资动力不足。目前PVC主要下游塑料建材行业仍然受房地产市场走低的影响,装置开工多数不饱和,且三季度PVC下游制品企业开工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管材型材制品企业整体开工率下降。PVC型材的消费量出现下降态势,PVC管材的消费量增速也大幅降低。从前三季度的下游产品产量数据来看,烧碱及聚氯乙烯主要下游产品同比增幅均大幅降低,市场环境较为严峻。据目前了解,大型型材管材企业开工负荷仅保持在约80%,其他塑料制品工厂受出口订单萎缩等影响,对原料采购更加谨慎。
        
        制品企业开工下降的同时,降低了对原料的采购积极性及需求。下游市场需求难以恢复,使得PVC行业无直接利好因素。四季度是PVC传统消费淡季,加之下游房地产需求疲软,预估PVC市场将存在下降的可能。
        
        四季度烧碱下游需求氧化铝、印染等行业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上半年,国内氧化铝市场进入低谷时期,年初在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之后,国内铝土矿库存一度下降,原料采购困难,南方多数氧化铝企业停车,山东地区作为氧化铝生产大省,其开工率也不足一半。虽然9月份以来,山东地区氯化铝市场部分向好,推涨了氯碱价格,其中离子碱以及氯气的涨幅分别在13%和68%,但这种利好能否长时间保持,仍有待观察。
        
        印染行业今年也面临着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国内染料价格暴涨、废水排放新标准执行困难等问题,行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印染行业发展将会延续前三季度发展势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等指标虽将保持平稳增长,但难以达到2013年水平,印染布产量增速将保持较低增长态势。
        
        影响因素四:进出口市场面临挑战
        
        我国聚氯乙烯产品主要出口国包括印度、俄罗斯联邦、中亚、东南亚等。其中8月我国PVC出口数量为13.84万吨,累计出口为82.98万吨,与去年同期的51.79万吨相比大幅提升,对于目前较大的出口量,业内表示之前抢时间出口印度签单是重要因素。
        
        但对于四季度的出口局势,业内整体感觉并不乐观。一方面国内PVC市场长期低迷,PVC生产厂家近期检修较为集中,对后市普遍并不看好;另一方面印度目前正值过年期间,企业基本停工,市场成交重心下滑,且另一出口地俄罗斯正值冬季,企业开工负荷下降明显,对PVC的采购明显减弱。据台塑11月份出口报价显示,相较上月下调USD20/吨至USD1000/吨(FOB),此次下调主要原因是下游不需求不振,企业欲消耗过多库存。此外俄罗斯国内的新增PVC产能项目己陆续试车,或于今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对国内部分企业尤其是西部企业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烧碱出口市场在前三季度表现欠佳,液碱、固碱出口均出现同比下滑态势,预估四季度仍将维持这一走势,并无明显利好消息。从近期观察来看,液碱出口企业一方面受到印度反倾销以及中东伊朗的低端价格冲击,出口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华北地区液碱销售相对稳定,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欲望,目前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
        
        乙烯原料成本的高涨推动了EDC、VCM价格的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VCM进口量同比小幅下降,EDC进口量同比上涨10%。受国内PVC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国内对高位运行的乙烯基原料价格相对抵触,造成进口贸易平淡。受成本高企,下游需求较弱的影响,国内乙烯法PVC生产企业利润微薄,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至三季度EDC进口价格陆续出现小幅下跌。受近期石脑油价格下滑,乙烯价格下降,预计11月份后乙烯基原料价格将有所下调,但因乙烯法PVC企业利润空间较小,企业开工情况并不乐观,导致后期对进口原料的需求较小。
        
        影响因素五:耗氯产品年末市场以稳为主
        
        面对今年PVC长期低迷的走势,更多氯碱企业谋划对下游氯产品进行开发,从前三季度的整体运行来看,其他耗氯产品同氯碱主营产品一样,由规模快速扩张逐步向资源整合发展。
        
        环氧丙烷、甲烷氯化物等部分产品通过灵活的调整开工以及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实现了较好的市场收益。但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氯化石蜡等多数氯产品同样面对下游需求不振的影响,维持低位震荡走势。预估四季度环氧丙烷、甲烷氯化物、氯乙酸、环氧氯丙烷、氯化石蜡、ADC发泡剂等仍将以维持前期走势为主,临近年末无明显刺激因素再次激发市场活力。
        
        经过行业多年发展,我国氯碱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氯碱生产大国,并具有自己鲜明的发展特色。然而要想成为氯碱强国,行业仍需继续加大过剩产能的消化,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并加强环保安全与节能减排工作,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从而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文章关键词: 氯碱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