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DMTO工艺包首次工业应用
www.chemmade.com
2014-11-07 14:14:38
化工信息
昨日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传来消息: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承担EPC总承包建设的世界第一套100万吨/年甲醇进料规模DMTO(甲醇制烯烃)装置及系统配套工程在山东神达化工/昊达化学有限公司全面建成,目前装置正式进入联动试车和试运行阶段。
据介绍,100万吨/年甲醇进料规模DMTO装置是联想控股山东神达30万吨/年聚丙烯和山东昊达乙烯衍生物工程的核心生产装置,也是采用具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陕西新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DMTO技术建设的全球首套100万吨/年甲醇进料规模的MTO装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DMTO装置、烯烃分离装置、系统配套及公用工程共36个单元。其烯烃分离装置第一次采用了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烯烃分离工艺与工程技术,实现了与DMTO装置联合布局、一体化建设。
据悉,DMTO技术是以甲醇为原料,经催化转化制取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最终生产聚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DMTO技术开发的工艺包目前已形成180万吨级和100万吨级两个系列规模,此次建设的100万吨规模装置是100万吨级工艺包第一次工业应用,其目标是以煤基甲醇为原料生产烯烃聚合物,为下游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生产装置提供原料。
2013年5月19日,该装置开工建设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以设计为核心的项目总承包的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参建各方密切配合,努力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合理深度交叉,仅用17个月即顺利实现了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各项目标,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建设工期最短的纪录。
该装置的建成,不仅实现了100万/年DMTO工艺包的首次工业应用,还将为联想控股山东神达化工/昊达化学有限公司形成20万吨/年聚丙烯、17万吨/年乙烯、6万吨/年C4、C5的生产能力,全面打造现代煤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基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该装置已进入投料试车阶段,催化剂试验正在进行中。
链接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引发了利用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研究。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早在“六五”期间就把非石油路线制取低碳烯烃列为重大项目,给予了重点和连续的支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了天然气(或煤)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六五”期间完成了实验室小试。在此基础上,“七五”期间,完成了300吨/年(甲醇处理量)的中试,其结果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新型合成材料SAPO分子筛的发明,大连化物所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以小孔SAPO分子筛为催化剂的MTO试验。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又以小孔SAPO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流化反应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与开发,“八五”期间完成了流化反应工艺的中试放大试验。
2004年,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三方合作,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万吨级工业性试验装置,开展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性试验,该工艺技术正式命名为DMTO;2005年12月试验正式投运;2006年6月完成了50吨甲醇/天的工业性试验;2006年8月通过了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化成套技术获得成功。
之后,DMTO技术的研发和工业化过程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DMTO工业性试验列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专项。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