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近期国内丙烯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近期国内丙烯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www.chemmade.com
  • 2014-11-06 14:10:59
  • 中国涂料采购网
  •     最近几个月,大家普遍反映丙烯市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看不懂了,特别是今年7月份开始,西北煤化工和华东几套PDH“接茬”出来“捣乱”,随后又“荣幸”的迎来了原油暴跌,一时间众人惊呼“这个市场乱套了!”
        
        那么,如何在一片乱丛中找到出路呢?今天就带大家拨云见日,把这个市场看个明白。
        
        首先来看看导致丙烯市场“乱套”的“元凶”是什么:
        
        1、煤化工
        
        现阶段煤化工企业不论是生产丙烯还是聚丙烯都有着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这就决定了企业可以非常灵活的排产和销售。但前期因为有打开销路、抢占市场的需要,导致PP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大量涌入市场,导致整个PP市场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这可以看做是引起随后丙烯市场波动的“导火索”。
        
        2、丙烷脱氢
        
        这个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自从华东几套PDH投产开始,这个市场就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下面来简单梳理一下:
        
        7月底,卫星石化45万吨/年PDH装置投料,而后在8月上旬产出合格产品;9月初,海越60万吨/年PDH装置产出合格产品;9月下旬,绍兴三圆45万吨/年PDH装置产出合格产品。这其中,卫星和三圆所产丙烯以满足自用为主,而海越所产丙烯在初期部分供应三圆,其余部分主要供应周边PP工厂。然而在三圆的PDH装置开车后,海越的销售压力变得更大,特别是进入9月份后明显感受到华东地区丙烯供应量的增加,这一时段港口库存也明显增加,导致港口丙烯低价频现,进口现货一度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进而导致美金盘的加速下滑。
        
        3、进口市场
        
        上面提到了导致进口丙烯价格步步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供应量的大幅增加。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石脑油价格的持续走低。以石脑油CFR日本为例,7月底收盘在950美元/吨附近,至10月中旬已跌至700美元/吨附近,跌幅达到250美元/吨。这就使得东北亚蒸汽裂解装置利润大幅提高,从而给予日韩商社更多的让利空间。
        
        以上两大因素是导致近期进口丙烯价格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参考中国主港收盘价来看一下,CFR中国价格在8月初时为1470美元/吨,而到了10月中旬跌至1240美元/吨,跌幅达到230美元/吨,换算人民币价格接近1500元/吨,甚至超过了国内市场跌幅,这样的幅度在2008年以后还是首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与日韩丙烯生产商的博弈过程中,中国市场的话语权正在显著增强,正在经历由绝对被动到绝对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将贯穿整个四季度。预计进口丙烯将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彻底结束与国内市场持续数年的“倒挂”,而中国国内的进口贸易商和下游生产商将因此受益。
        
        4、原油
        
        这段时间很多人用“疯狂”来形容原油价格走势,笔者个人的见解是,“疯狂”这个词言过其实。其实,仔细想想,近几年全球的原油需求量确实是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较20世纪末、21世纪前十年明显减缓,只是因为基数太大,加上美国和欧佩克在利益驱使下煽风点火,造成了世界原油严重供不应求的假象。如果对此还不太理解,笔者建议大家看看近几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幅度。
        
        现阶段原油价格只不过是去掉“水分”、回归合理的过程。在美国大量增加原油产量的情况下,欧佩克并未减产,且不论两者之间是否有“秘密协议”、打压俄罗斯之类的嫌疑,单就供需面来说,总的产量增加了,价格下滑难道不正常吗?
        
        回归我们的话题,来看国内市场,大家应该都注意到自原油大跌以来,国内化工产品几乎无一例外的进入下行通道。笔者认为,这除了原料成本逐步让利的原因外,心态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丙烯产品来说,炼厂对于原油价格下跌的敏感度自不必多说,炼厂丙烯价格下滑是成本面和供需面的真实反馈。而近期丙烷价格的大幅下滑对于PDH企业来说几乎是将丙烯下跌带来的成本压力“对冲”掉了,之前部分业内人士对于PDH将迫于压力减产、甚至停产的判断宣告落空,而这也相应的增加了场内人士对于丙烯后市的悲观预期。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之外,像下游产品市场的走势、开工率等也都直接影响着丙烯市场价格
  • 文章关键词: 丙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