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重因素“共同发力” 全球油价大跌
多重因素“共同发力” 全球油价大跌
  • www.chemmade.com
  • 2014-10-16 13:59:49
  • 中国日报网
  •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发力”之下,近一段时间来,全球油价正在“加大油门”往低处“疾驰”。
        
        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原油价格本周二当天下跌4.5%,至每桶81.84美元,创下继2012年6月份以来最低的收盘水平。与此同时,北海布伦特油价本周再次跌破90美元,13日当天更是跌至88美元,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
        
        全球油价为何持续下跌?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5日的报道认为,推动油价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的石油需求放缓。而在造成全球石油需求放缓的众多因素中,中国石油需求的变化,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本周二,国际能源署(IEA)已经将其对全年石油需求增速的预期下调至了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尽管需求持续下滑,美国这一“冉冉升起”的全球石油大国却似乎无意放缓其的页岩油产量。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老牌石油出口“劲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似乎也无意限制产量,包括沙特在内的多个中东石油出口大国均表示,相比价格,他们更注重的是其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占有率,为此,即便要承受较低的价格,他们也乐意接受。
        
        而针对中国石油需求放缓的原因,著名财经评论员江风扬认为,主要是与中国当前的经济战略有关。中国经济自7月份起就已放弃了保底式的强刺激,政府不再大手笔花钱对房地产投资高台跳水强行进行对冲。中国需求的变化,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冲击,油价正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案例。
        
        能源咨询公司JBCEnergy的分析师则认为,中国开始实施新的能源战略,要以清洁能源带动经济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天然气使用量会增加,为此石油的需求就会相对压缩。此外,虽然中国目前还无法像美国那样依托页岩革命实现产量突破,但未来在开发页岩气的推动下,中国会更侧重于天然气生产,受这种预期的影响,油价持续走低也不无可能。
        
        但也有专家认为,决定油价下跌的原因其实是非常综合的,除了供应过剩,还有大国角力的地缘政治的因素。中国对此的影响并非最大,但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随着国际油价的大跌而下调却是必然趋势。
        
        来自隆众石化网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原油综合变化率为-4.53%,预计对应下调幅度290元/吨,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0月17日24时开启。约折合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1元和0.25元。
        
        隆众石化网成品油分析师王菲称,此次国内油价下调概率较高,受此打压,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依旧难以回暖。随着今年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跌,预计中国消费者有望享受到更多实惠,物流、交通运输等油耗大户受益不少,私家车主成本也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国内除北上广外大部分城市价格或将重回六元时代。
  • 文章关键词: 油价原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