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项目签约
www.chemmade.com
2014-09-26 10:26:47
中国化工报
我国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项目于近日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正式签约落地,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首个碳金融的“尝鲜者”。连日来,宜化集团财务部总经理助理、资金副总监邬轶材兴奋地忙碌着,他多次往返于宜昌与武汉之间,促成以碳排放配额做质押的4000万元贷款早日落实。
“资金将全部用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我们将积极用好碳市场这个新兴融资平台。”邬轶材表示。据邬轶材介绍,按照协议,宜化集团以210万吨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担保,将可从兴业银行拿到一笔总额为4000万元的贷款。“此举标志着湖北碳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这是走向全国性碳市场的重要一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这样表示。
碳金融利于企业升级
宜化集团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代表企业之一。现有总资产630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02亿元,已连续5年每年增收过百亿元。在刚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63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排名第71位。
今年,湖北省发改委为宜化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核定碳配额400万吨,配额市值达8000万元。根据兴业银行等银行、机构设立的碳配额资产风险管理和价值评估模型分析,企业最终获得了4000万元的贷款支持。
“单纯以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将企业碳配额作为一种全新的担保资源,最大程度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碳资产与金融产品的嫁接,让资产流动起来,节省了财务成本。”
“碳资产也就是碳配额,它是企业的一种稀有资产。”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直言道:“作为一种完全可以变现的资产,主体间的交易将会越来越活跃。初步测算,湖北省的市场规模为240亿元。”
“成功获得融资后,宜化集团将积极实施国家推荐的通用节能技术,并通过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最终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邬轶材说。
进一步丰富企业融资途径
近年来,宜化集团着眼可持续发展,围绕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做文章,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群,进而在资本和实力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多元化、全方位发展,逐步摆脱了以纯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企业形象。“把干毛巾拧出水来”,体现的就是宜化集团推行的节约能源和坚持发展与环保同行的管理理念。
“宜化集团作为湖北省控排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此次又与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参与国内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通过湖北碳市场这一具备完善低碳融资手段的平台,走上了实践金融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双赢之路。”邬轶材说。
邬轶材表示,此次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丰富了企业贷款的担保物类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必将大大推动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主动性,也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保障,提高了可行性,必将在碳交易领域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邬轶材表示,宜化集团在今后将继续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积极与外界合作,利用好碳市场这一新兴融资平台,积极实践节能减排,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努力。
打造国家碳金融“先锋号”
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逐步实施,许多企业都存在着一定资金需求,他们都在积极探索盘活碳资产的创新举措。
“国内首单碳资产抵押贷款花落宜化集团,宜化在该领域做了领跑者和先行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姜威说。
姜威认为,宜化集团成为湖北138家碳交易试点中的控排企业之一,有助于企业节能减排和盘活碳配额资产,节省融资成本,而且也减低了资金占用压力。同时也必将促进湖北碳市今后从多维度、深层次进行创新,比如在金融领域积极探索有关碳金融产品等的开发和创新,从而加速湖北打造全国性碳金融中心,争当国家碳金融“先锋号”的进程。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项举措的隐患——违约风险。因此,在试点规模范围、违约风险控制方面应提前加强探索与研究,以保障此举安全、稳妥、有序开展,从而保障企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受益。”姜威如是说。
据了解,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为融贷双方提供质押物登记存管和资产委托处置服务。“假如出现违约,我们将按照协议处置碳资产。”该中心会员与市场管理部副经理张冯雪表示。
文章关键词:
碳排放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