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东地区甲醇消费新格局逐步形成
山东地区甲醇消费新格局逐步形成
  • www.chemmade.com
  • 2014-09-26 09:55:09
  • 期货日报
  •     在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正依托煤炭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而甲醇正是煤化工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基础原料产品。
       
        据了解,传统下游行业在甲醇消费中的占比正逐步下降,甲醇制烯烃产业则有望逐步成为国内甲醇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山东东岳氯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涛表示,目前,传统甲醇下游消费仅占30%左右,而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萎缩。尤其是2014年临淄地区限制了二甲醚的用量,导致山东地区甲醇传统需求量一直在减少。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在液化石油气气瓶中掺混二甲醚,二甲醚消费从此一蹶不振。
       
        与此同时,新兴消费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下半年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将有7套计划投产,共计300多万吨。
       
        据刘涛介绍,目前,山东地区寿光鲁清36万吨的MTO已经开始运行,阳煤恒通30万吨MTO也将开工。此外,东营港贝特尔也有在建MTO项目,东营当地还有4个企业有约400万吨的MTO已立项。
       
        “相较于传统路线,煤制烯烃一体化的装置收入十分可观,吸引了很多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据业内人士介绍,依照当前动力煤及原油价格计算,煤制甲醇的利润在407—872元/吨,而煤制乙烯的利润在3322—4503元/吨,煤制PE的利润在4075—5572元/吨。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各产品的利润呈现递增趋势,说明目前煤化工行业,各产品的附加值的提高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
       
        目前来看,甲醇的烯烃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已有多套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稳定运行。甲醇制烯烃装置又分为自产一体化装置和外采装置两大类,其中,自产甲醇成本明显优于外采甲醇,内陆外采甲醇成本优于沿海外采甲醇。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甲醇制烯烃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据悉,很多石化企业也开始更多地涉及甲醇业务。
       
        山河石化是一家集石化产品经营、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拥有独立铁路专用线一条,建有装卸鹤位48个,年石油、液体化工等货物吞吐能力达50余万吨,
       
        “我们是从2013年7月开始做的甲醇业务,在三大石化结构调整后,我们的业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目前甲醇的库容量为5万立方米,约4万吨。”山河石化相关负责人称,尽管目前企业甲醇的库容量仅占一小部分,但随着未来新兴消费的进一步扩大,甲醇的使用量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他很看好未来的甲醇消费市场。
  • 文章关键词: 山东甲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