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许多溴系阻燃剂的急性毒性低于食盐
许多溴系阻燃剂的急性毒性低于食盐
  • www.chemmade.com
  • 2014-09-22 14:10:53
  • 中国质量报
  • 有关环保法规近年来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对阻燃剂的使用做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由此引发了诸多对某些阻燃剂的误解,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目前世界已有很多国家的相关防火法规和标准都强制规定电子设备、建筑、交通工具中相应塑料部件“必须”满足阻燃防火要求,也就是必须添加阻燃剂。但是阻燃剂尤其是溴系阻燃剂是否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环境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公约》对溴系阻燃剂的限制条款,究竟是怎么回事?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

     

    溴系阻燃剂适用于几乎所有需要阻燃的材料,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公约》目前有禁用期限的溴系阻燃剂只有六溴环十二烷,绝大多数溴系阻燃剂经过严格评估证明对人体及环境无害。

     

    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表示,绝大多数溴系阻燃剂不带有毒标签,许多溴系阻燃剂的急性毒性甚至低于食盐,比如用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四溴双酚A。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火灾事故隐患日益凸显,防火安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在易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使其成为难燃材料,已成为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中国阻燃学会提醒公众和社会,要正确认识溴系阻燃剂在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的重要作用,切忌以偏概全。

     

    据欧盟委员会评估,过去10年中,阻燃剂的使用使欧洲的火灾死亡人数减少了20%。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对5类产品进行的火灾测试也表明,与呆在无阻燃材料房间的人相比,呆在有阻燃材料房间中的人逃生时间平均高出15倍。

     

    溴系阻燃剂是一类重要的阻燃剂,由于可以直接干扰燃烧的链式反应而广泛适用于阻燃各种材料。中国的RoHS——《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限制的是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两种物质,而非整个溴系阻燃剂。

     

    据介绍,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食物链中的污染物小组在过去两年内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溴系阻燃剂做大量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被评估的溴系阻燃剂不存在健康隐患,其在食品中的存在不太可能引起担忧。这里包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

     

    有关参会专家表示,溴系阻燃剂的正常使用及回收环节没有增加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只有个别结构溴系阻燃剂在一定条件(比如不完全燃烧)下燃烧才能形成二噁英。欧洲大规模塑料垃圾焚烧试验证明,共燃所产生的各种二噁英和呋喃与垃圾的溴含量没有直接关系。任何物质燃烧都会释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美国国家标准局对一系列含有及不含有阻燃剂的产品进行了测试,阻燃剂产品所释放的毒气总量比非阻燃剂产品少1/3,一氧化碳排放量要少一半左右,烟的生成量大致相同。

     

    此外,对其他阻燃剂,溴系阻燃剂表现出更优越的可回收性和稳定性。含有溴系阻燃剂的塑料经回收后可以保持与原始材料相同的机械性能和防火等级。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表明,含溴系阻燃剂的塑料经过多次回收再利用环节后,仍保持其机械特性和阻燃特性。“2010年松下电器就曾经为迎合无卤要求而在其冰箱产品中使用红磷阻燃剂替代溴系阻燃剂,结果造成火灾隐患而不得不在当年召回36万台冰箱,并在更换的部件中重新使用溴系阻燃剂。”

     

    新型溴系阻燃剂的研发从未间断。目前,新型聚合型(大分子)溴化阻燃剂已被成功开发用于替代六溴环十二烷,该阻燃剂由于分子体积太大很难穿透生物细胞膜去参与体循环及新陈代谢,因而不能对有机生物体构成伤害,所以更具环境友好性。

  • 文章关键词: 溴系阻燃剂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