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三重压力拖累苯胺市场持续下滑
三重压力拖累苯胺市场持续下滑
  • www.chemmade.com
  • 2014-09-17 14:50:33
  • 中国化工报
  •     自7月份以来,国内苯胺市场呈现一轮持续下滑行情。截至9月13日,山东及华北地区主流成交价已跌至9700~10000元(吨价,下同),虽然华东地区高端报盘在10700元,但已开始呈现有价无市状态。两个月来苯胺连续跌幅达14%以上,创下了自今年第一季度后的第二个单边下跌行情,且仍有惯性下行之势。据了解,此轮行情主要为上游原料拖累、生产企业库存压力、下游需求预期萎缩等三重压力所致。
       
        业内人士预计,在宏观面仍处弱势的背景下,该下行之势将延续至第四季度。第四季度很可能出现探底整理,经整理后如能确认底部,而后有望形成反弹上行行情。
       
        原料纯苯行情连续下滑
       
        据了解,自7月下旬开始国内纯苯(石油苯)价格经历了4次下调,从9600元跌至目前的8800元,跌幅8.3%。同时加氢精制苯行情也在走低,截至9月13日,华中、华东等地区已跌至8000元成交,与实际报盘价相差500元左右。按照与石油苯的合理差价(300元)推算,石油苯仍有300~500元的跌价空间。另外,近期亚洲纯苯价格下滑开始加快,如9月13日韩国FOB现货1199美元,几乎与国内无差价。这一行情大有跌速赶超国内之势,创下了今年以来与国内的最低差价,且国内连续5个月保持低进口量。受此影响,业内人士对国内纯苯系列后续仍存有较大下跌预期,将成为拖累苯胺后市的一大主要利空因素。
       
        库存压力迫使生产企业低价走货
       
        从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区市场了解到,苯胺开工率要远高于南方地区,而在市场价格连续走低的背景下,库存量不断升高。迫于库存压力,苯胺价格大幅走低,与南方地区差价也出现明显加大趋势。据了解,北方地区大部分企业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加氢精制苯为原料,而南方地区企业大部分采用石油苯做原料。由于成本较高,南方地区被迫下调价格或降低开工率,以尽量减少亏损,如南化公司、泰兴新浦开工率只保持在38%左右。北方地区则能保持在66%左右,北方地区供应过剩明显。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这种区域间差价拉大现象一旦持续,是国内整个大盘继续走低的先兆。
       
        下游需求萎缩可能延续
       
        就目前国内需求结构而言,苯胺主要下游就是聚合MDI和橡塑助剂。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的MDI厂家多已配套苯胺装置,且10月份万华化学36万吨配套苯胺装置开车,不仅不再外采苯胺,反而除自用后将有部分外销。橡塑助剂行业旺季不旺,由上半年的春季提前步入寒冬,其他如染料、医药、农药等行业对苯胺用量也没有明显回升。受此影响,本来预计消费旺季需求增长的趋势变成了萎缩状态,这也是第三季度行情出现下行的另一主要原因。市场人士多表示,这种趋势或将延续至10月份,10月份的探底整理是否到位,将是第四季度能否好转的重要关口。
       
        宏观经济暂无利好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生产和需求增速均有所放缓。另外,楼市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市场未现起色,国内经济仍将继续承压,对大宗化工品市场均形成消极影响。同时国际大宗化工原料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将进一步考验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
       
        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近3年历史走势曲线显示,第四季度市场价格均是上升趋势,同时也是下游需求稳步增长的时期。因此,此轮下跌行情空间已经有限。
       
        另外,据一位从事多年苯胺贸易的业内专家反映,根据目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旦生产企业全面进入亏损区,下游存有自配套装置的企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其成本仍然要高于有上游配套的苯胺专业生产企业。他们就会像往年一样暂停装置开始外购,届时不排除10月份后底部反弹的可能性。

     

  • 文章关键词: 苯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