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壁垒亟待突破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壁垒亟待突破
  • www.chemmade.com
  • 2014-09-17 11:05:57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乙二醇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之一,每生产1吨聚酯产品,需消耗0.33吨乙二醇。和聚酯的另一上游PX一样,乙二醇同样面临着对外依存度高、受制于人的问题。
       
        合成气制乙二醇,俗称"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因此该生产工艺主要是相对于石油法制乙二醇而言。2013年,我国乙二醇产能主要分布在中石化、河南煤业、富德能源、中石油及中海油等企业,主要生产工艺占比中,石油法占主要地位。
       
        与石油法制乙二醇相比,合成气制乙二醇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据分析师高雷称,如果按400元/吨的煤价计算的话,合成气制乙二醇成本在5000元/吨左右,而石脑油路径成本则要在7000元/吨。
       
        2015年产量将达200万吨
       
        高雷认为,中国的乙二醇需求量随GDP的增长而逐年上升,依据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未来几年正是大力发展煤制乙二醇,降低进口依赖的黄金时期。
       
        据其称,从2009年至今,国内已经投产的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共7个,合计产能105万吨,包括丹化科技控股子公司辽通金煤20万吨装置、华鲁恒升5万吨装置;在建项目12个,合计产能275万吨,按照计划和建设速度,这些项目预计在2017年可基本投产。
       
        他并预计,2015年,中国乙二醇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吨左右,合成气法制乙二醇的生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占中国乙二醇总产量的33%左右,进口量仍维持在近900万吨,供需矛盾难以解决。
       
        到2020年,中国乙二醇产能将达到2700万吨,产量预计达到2300万吨,按照聚酯预测,预计届时我国乙二醇需求量2307万吨,产量与需求量基本相当。
       
        技术障碍仍存
       
        虽然乙二醇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强劲,而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但高雷认为,即便如此,技术障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严重影响了国内整个合成气制乙二醇产业的发展以及产品应用。
       
        据其称,从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的质量来看,有些产品已经达到了国标优级品标准,但有些产品则还未能达到,产品品质差距较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较差,时好时坏;此外,在实践中,由于工艺及来源的不同,即使达到优等品标准的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也未必能生产出合格的聚酯产品。
       
        高雷表示,近年来,聚酯行业整体不景气,所以聚酯企业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成本,合成气制乙二醇较石油法乙二醇便宜一些,可降低聚酯产品生产成本,但由于产量不足,降价空间亦有限,再考虑到使用风险,聚酯厂通常只能将石油法产品和合成气法产品掺混使用。
       
        "总的来说,对聚酯厂而言,大规模使用合成气制乙二醇动力还不足。"他说。
       
        此外,对于中东、北美地区出现的廉价的乙烷制乙二醇,高雷认为这会对我国乙二醇市场产生影响,但影响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般大。
       
        他表示称,首先,从世界范围来说,乙烷作为原料的比例并无明显增长,基于乙烷制乙烯产量不断提高,预计未来乙烷制乙二醇产能不会大规模增加;其次,北美页岩气可带动乙烷产量增加,但页岩气乙烷含量较低,所以从产量计算来看,影响也不大,且目前北美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再者,尽管美国页岩气价格便宜,但气田到石化中心距离遥远,公用工程管道建设需要高额投资,制约了页岩气化工的发展。
  • 文章关键词: 合成气制乙二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