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除唐山三孚、河南尚宇等个别三氯氢硅龙头企业开工率较高外,其他几家开工企业均保持低负荷运行,以满足周边多晶硅、有机硅厂家生产所需。不过,有关专家预测,下半年
三氯氢硅有望在下游多晶硅复产的拉动下,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价格可能从目前的5500~5800元(吨价,下同)上涨至6000元以上。
多晶硅遇困 拖三氯氢硅入低谷
受进口低价多晶硅产品的冲击,多晶硅市场多年不振。今年1月20日,我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分别对原产于美国、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53.3%~57%和2.4%~48.7%的反倾销税。但此举却收效甚微。1~6月,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45932吨,同比增加17.4%。与此同时,多晶硅出口欧洲市场份额逐步减少。一季度,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35亿元,其中约20亿出口到亚洲,比重从45%进一步增至55.6%,欧洲的比重则进一步缩减至不到20%。
多晶硅市场不佳,使上游三氯氢硅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宁夏福泰、浙江新安等七八家开工企业均保持低负荷开车,平均负荷仅达到30%~50%,企业和社会库存不大。
多晶硅复产 为上游带来转机
目前,多晶硅开工的企业共有10余家,新增产能、复工产能利用率约10万吨。其中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洛阳中硅高科、宜昌南玻、陕西天宏等一线企业开工率都已近半,江苏中能等已实现满产;7月28日,江西赛维举行了多晶硅项目复产启动仪式,停产2年的多晶硅项目得以点火。赛维多晶硅项目共有3条5000吨的生产线,如果一切顺利,第二条5000吨的生产线也会在年底开起来。上述多晶硅开工企业月需三氯氢硅约2.5万吨,加上有机硅市场5000吨需求,每月三氯氢硅需求量近3万吨。
目前,国内三氯氢硅龙头企业唐山三孚、河南尚宇等瓜分了多晶硅下游大客户市场,其他三氯氢硅企业或自用或小量生产配套周边多晶硅、有机硅厂家,市场供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三氯氢硅厂家逐渐掌握了价格谈判的主动权。受供求紧张影响,价格也开始缓慢回升。今年初,三氯氢硅报价基本稳定在5300~5500元,目前报价已上浮到5600~5800元。后期三氯氢硅需求将更加旺盛,价格有望进一步小幅上涨,预计下半年平均价格应在6000元以上。
政策可期 推动行情向好
201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将达到45GW以上,光伏应用市场逐步从传统欧美国家向亚州、非洲等新兴国家延伸,全球新一轮的光伏安装大潮刚刚开始,新兴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步显现。中国、日本和美国等预计将在未来五年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目前,这三个国家有超过3600个250kW以上的光伏发电项目储备,总规模约65GW。
国内光伏市场也风生水起,2月11日,国家能源局宣布,今年中国将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8GW,占比达到60%。因此,今年也被业界称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元年。之后,各省市纷纷出台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在并网服务、立项审批、电价补贴等方面增加许多优惠措施。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和到位,预计下半年国内将出现分布式光伏发电安装潮,全年8GW目标实现可期。
同时,随着欧美多晶硅采取加工贸易规避反倾销税的愈演愈烈,国内多晶硅厂家已多次上书商务部,要求将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业内专家预测,如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将直接拉动多晶硅2万吨/年的产量规模。加之有机硅市场复苏,三氯氢硅行业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张,销量、售价有望同步攀升,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