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北京开幕。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2017年将在南海首次试开采。业内人士称,可燃冰的开采对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设立了高门槛,一般企业很难进入该领域。
可燃冰的开采主要使用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化学试剂法和水力压裂法。同时作为新兴能源型产业投资高、耗时长、回收成本大,企业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给一般企业带来了难题。目前国内对可燃冰最感兴趣的还是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的大型公司。
作为全球第三大冻土国,中国具备良好的可燃冰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国土资源部在2013年发布的《2013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中表明,中国首次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高纯度可燃冰。据估算,我国陆域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南海的可燃冰储量大约为680亿吨油当量。目前中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带,并且含量较大。
中国地质调查局经过调查、综合评价,于2007年在中国南海北部首次钻探获得实物样品,2009年在陆域永久冻土区祁连山钻探获得实物样品,于2013年在南海北部陆坡再次钻探获得新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除了中国计划将可燃冰开采提上日程,国外许多国家也已对可燃冰勘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