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聚四氟乙烯产业破除国外技术垄断
聚四氟乙烯产业破除国外技术垄断
  • www.chemmade.com
  • 2014-07-28 15:25:21
  • 中国化工报
  •     我国聚四氟乙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通用级聚四氟乙烯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由于核心技术被掌控,以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为代表的高端品种却还依赖进口。我国企业需重点关注聚合方法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改进,在国外专利的重重围困中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申请量增长迅速
        
        21世纪之前,我国在聚四氟乙烯领域还较为落后,国外公司也不太重视在我国的专利布局,导致其申请量一直增速较慢。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企业在聚四氟乙烯领域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专利申请。国外公司也纷纷开始在我国进行专利布局。使我国聚四氟乙烯领域专利申请量近年来快速增长。
        
        聚四氟乙烯的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日本、美国、中国、德国等4个国家。其中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申请最多,分别占全球总申请量的28%和27%,该领域重要的技术都掌握在这两个国家手中。日本和美国同时也是目前聚四氟乙烯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地,所以其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都占据前两位。
        
        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都位居第三位,这说明我国的申请人也非常重视聚四氟乙烯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相关专利申请。同时,各国申请人都开始重视中国市场,将大量的专利技术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和保护,使我国成为本领域排名第三的专利申请目标国。
        
        国内外差距较大
        
        全球专利申请排名中,杜邦以1359项相关专利申请排名第一,也是聚四氟乙烯领域唯一一家申请量超过1000项的企业,其次依次为大金、戈尔、旭硝子等。排名前十的申请人基本是来自日本和美国的企业,这与日本和美国在该领域所占据的位置相符。
        
        我国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在全球排名第三位,但在全球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中,没有来自中国的申请人。我国的聚四氟乙烯技术在近年来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技术研发的集中度不够,申请人过于分散。
        
        企业研发力量弱
        
        中国专利申请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中,来自中国的申请人全部为高校,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排进中国专利申请的前十名。这说明虽然我国聚四氟乙烯领域目前发展迅速,基本已经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通用级聚四氟乙烯的需求,但企业在该领域的研发较为薄弱,没有形成太多相关的专利技术。相对而言,高校在该领域的研发较为活跃,但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基础研究或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真正用于生产的专利技术并不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也比较少。这使我国虽然有较大量的专利申请,但企业的技术水平却无法与国外大公司相提并论。
        
        重点研究聚合方法
        
        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是聚四氟乙烯产品中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其价格可以达到普通聚四氟乙烯树脂的10倍以上。我国企业目前虽有较大的聚四氟乙烯产能,但产品质量稳定性不佳,以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为代表的高品级聚四氟乙烯还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全球有关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的专利申请总共有49项,其中涉及聚合方法的专利申请44项,研究重点集中在聚合方法上,已出现新的动向,我国企业可重点关注。对所有涉及聚合方法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提高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压缩比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入不同的改性单体、采用不同的改性单体加入方法、加入调聚剂、采用不同类型的引发剂、改变引发剂的加入方式、采用不同的分散剂。下面主要对改变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和采用不同类型的引发剂这两种手段进行分析。
        
        分批加入引发剂技术领先
        
        在制备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时,一般是直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引发剂。随着研究的深入,杜邦首次提出要分两次加入引发剂。随后,旭硝子和中昊晨光也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目前,相关专利申请共有9项。其中,杜邦公开了分两次加入引发剂的专利;中昊晨光在其专利申请中公开采用过硫酸铵+过氧化丁二酸作为复配引发剂,其中过硫酸铵一次加入,过氧化丁二酸分批次加入。
        
        在引发剂加入方式上,分批加入技术较领先,杜邦共有6项专利申请,优势明显。中昊晨光虽然只有1项相关专利申请,但其技术与杜邦并不相同,可以说已经开发出自己独有的技术,在该领域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关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目前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采用的引发剂类型以过氧化物引发剂为主,包括以下3种:过氧化物、过硫酸盐+其他过氧化物复配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物引发剂是该领域专利申请中使用最多的引发剂,绝大多数专利都直接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杜邦和大金都有大量的专利申请采用该类引发剂。
        
        复配引发剂是大金首先提出的,但在该领域研究最多的却是杜邦,其申请量已占该领域总申请量的45%,旭硝子、滕索利特、索尔维和中昊晨光都在该领域有一定量的专利申请,但竞争力明显不如杜邦和大金。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最早由赫彻斯特提出,该领域目前的专利申请量还比较小,总共只有6项。该领域是杜邦和大金为数不多的申请量不占优势的领域。比较而言,目前对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研究较少,该引发体系尚未成为各大公司研究的重点,我国企业可以较多地关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如果该技术可行,则可以在该领域投入较大的研发力量,争取获得突破,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的技术进展将成为我国企业突破大金和杜邦垄断的关键点。
  • 文章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