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防腐蚀标准迈向系统工程化
我国防腐蚀标准迈向系统工程化
  • www.chemmade.com
  • 2014-07-23 09:57:35
  • 中国化工报
  •     随着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腐蚀问题随之出现,而目前防腐蚀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防腐蚀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防腐蚀标准工作应体现系统化、工程化特征,以实现防腐蚀效益最大化。这是在7月19日于河南三门峡结束的2014绿色防腐创新发展技术研讨推广交流会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会长任振铎指出,防腐蚀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领域。近年来,大量新的腐蚀问题不断出现,如腐蚀源呈现多样化、腐蚀程度深入化、腐蚀效应多元化等。这就要求防腐蚀技术在充分发挥阻止和控制腐蚀功能的基础上,延长防腐蚀寿命,提高防腐蚀效率,追求最佳防腐效果。但我国乃至国际上防腐蚀标准制订滞后,部分领域尚属空白,尤其是没有形成综合各环节、覆盖各行业的标准体系,防腐蚀市场行为不规范,防腐蚀的效益不能充分地发挥。
        
        任振铎表示,一个完整有效的防腐蚀工程,包含了设计、选材、制造、施工、检测评定、使用、维护等多个要素。单从个别要素孤立地加以控制,并不能保证达到最佳防腐蚀效果。他由此提出了开展防腐蚀工程标准化工作的思路:解决长期以来防腐蚀工程缺乏整体考虑、系统管理造成的防腐蚀效益难以最大化的问题,以防腐蚀作为标准化主体对象,开展全过程、全要素的综合标准化研究,通过标准来引导防腐蚀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要解决防腐蚀标准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突破传统防腐蚀业的局限,提升防腐蚀业的水平,必须依靠系统工程方法的指导。”任振铎说。
        
        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济克表示,目前制约防腐蚀标准化的瓶颈主要有三:一是由于过去相关行业已经开展了一些防腐蚀标准化工作,或对防腐蚀已有要求,标准立项往往会受到归口交叉问题的影响。同时目前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尚未成立防腐蚀为主体的技术委员会(TC),也难以通过采标渠道开展立项工作。二是在标准的制订中,很少以防腐蚀为标准化对象开展标准制订。防腐蚀已成为完整、独立、系统的应用学科,在实际应用中有越来越多的内容需要作出统一、系统的规范。三是在标准的使用中,由于过去标准的制订往往从行业需求角度出发,石油、化工、石化、冶金能源、建筑、船舶等行业各自为政,缺乏通用性和相互协调性。
        
        李济克举例说,TC 156(金属与合金的腐蚀)、TC 35(色漆与清漆)、TC 107(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3 个ISO 下设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均涉及防腐蚀的局部领域,并未涵盖防腐蚀全部领域,也未以防腐蚀为主体标准化对象。
  • 文章关键词: 防腐蚀标准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