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创新:“煤老大”欲变身“煤科老大”
科技创新:“煤老大”欲变身“煤科老大”
  • www.chemmade.com
  • 2014-07-19 09:08:25
  • 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 今年是我省转型综改攻坚年,近来,省委、省政府短时间内密集出台五个互为关联的政府文件,围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大手笔、高起点谋划制订“131”总体构架,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在以创新驱动和低碳发展的布局之下,我省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热潮,驱动我省由“煤老大”向“煤科老大”快速转型,全省产业结构正在依托科技创新“破茧成蝶”。


         “工业新型化说到底要靠科技来引领。实践表明,一项核心技术,就会创造一个产业,开拓一片市场。”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把低热值煤装进科技“篮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火力发电厂永远都是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锅炉炉渣堆成一座座小山……不过,当记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兴能发电公司时,脑海中那幅传统画面被完全打破:干净整洁的厂区中,别说“炉渣山”了,连一点煤的影子也看不到。


          在传统的洗煤过程中,西山煤电兴能发电公司附近的五座选煤厂每年要产生1100万吨中煤和煤泥等副产品,其中,中煤、煤泥、煤矸石的平均发热量分别有4600大卡、4000大卡、1600大卡。过去,煤矸石被抛弃,中煤被低价销售。造成了环境污染不说,还因运输、治理等环节增加了企业支出,极大地浪费了煤炭资源。


          兴能发电公司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作为真正的坑口电厂,以前的燃煤废物变成了发电的重要燃料,相当于在几乎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为国家建起了一座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为了解决缺水缺地的问题,兴能发电公司一期工程在全国首家使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直接空冷技术,无需建造冷凝塔,土地的占用量和水资源的消耗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兴能发电公司还把“变废为宝”的目光投向了矿井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水闭路循环冷却技术可以回收复用废弃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过去几十年间,山西有30多万辆卡车长年奔走于西煤东运的路上,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公路损耗。如今,变输煤为输电已经成为山西新的战略取向。依托特高压技术,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成为转变煤炭特别是低热值煤利用方式的有效途径。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省外送电79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运输2400万吨。今年下半年,全省所有电厂将建成烟气脱硝设施,实现发电环节最大的环保工程。


           高科技让矿山变“聪明”


          矿灯是煤矿最常见的装备,但因为装上了“智能芯”,矿灯便不再普通,具有人体定位、实时收集、双向通信等本领。这,就是山煤集团霍尔辛赫煤矿使用的“感知矿山”技术中对矿灯的“智能化”改造。


          “感知矿山,就是运用现代网络智能技术,实现管理控制自动化、过程控制集成化、管理决策智能化、人机环境信息一体化。”霍尔辛赫煤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书堂介绍,“感知矿山”是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煤矿前沿科技项目,霍尔辛赫以良好的硬件基础优势,成为山煤集团乃至国内首家全面试点矿井。


          该矿技术人员介绍,与传统矿灯相比,智能矿灯有这些特点:一是可精确定位至10米以内,远优于普通人员定位系统。二是实现了环境感知,可实时收集井下温度、瓦斯、一氧化碳等参数信息。三是实现了双向通信,瓦斯超限会及时报警,上传至井上调度中心,同时以短信息形式通知井下相关作业人员。也就是说,人员感知、环境感知、设备感知,是如今智慧矿山的核心。


          综采工作面可实现无人自动化运行,最高日产可达1.5万吨,最高月产可达45万吨,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5%……这一串数字并非空想,而是发生在霍尔辛赫的真实记录。


          搭配采煤机、支架、前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等先进设备,利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该矿最大割煤高度可达5.9米,工作面回采率由原放顶煤的85%提升到93%,不禁让人发出“真牛”的感叹。


          不但拥有现代化的设备、科学化的管理,还有智能化的矿山、生态化的矿区——2012年4月,我省提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目标,锁定了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安全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等核心关键词。两年来,一大批类似霍尔辛赫这样的现代化矿井已傲然伫立于三晋大地上。


          新技术带来生产力的新跨越


          煤变油、光变电、黑变绿……高科技的运用带来了生产力的新跨越。这是记者走进潞安集团最深刻的感受。


          “这些产品都是煤制成的吗?”在潞安集团煤油循环经济园区,看着展台上面一排“形态各异”的产品,记者心里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特别是面对一瓶清澈透亮的煤基合成油,真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是由黑乎乎的煤所制成的。


          为了让记者看到这种油的优势,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工作人员点燃了这种用煤做成的柴油,然后又点燃了一瓶普通柴油。大家很明显地看到,在燃烧的过程中,用煤制成的柴油基本上没有烟,而普通柴油冒出了黑烟,这种合成油的环保性和高质性特点一下就被直观地证实了。


          “不能靠煤吃煤,而是必须‘走出去’。”这是十几年前就扎根在每个潞安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发展煤基合成油产业,不单单追求油品,而是坚持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循环经济的煤油园区。他们充分利用矿井预抽瓦斯以及附近焦化厂的焦炉煤气作为原料补充;充分利用合成油过程中富余的氢气、高纯度氮气和二氧化碳废气联产30万吨尿素,并实现尾气的IGCC发电。


          最难能可贵的是,大规模使用目前因环保要求不能开采的劣质下组煤资源,为解放高硫高灰的下组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探索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我省煤企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研究新产品、新技术,不断为我省经济转型跨越贡献力量,全省上下逐渐树立起抓科技创新就是抓转型跨越的理念。如今,在山西这片充满创新激情的热土上,实现着由资源开采扩张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的转变。科技创新正在为这个转变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项目亮点


          北起武洛街和杨盘街,南至十号线和迎宾街,西起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铁路,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将是未来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今年2月28日,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规划方案开始在太原市规划展示大厅向社会公示。这是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决定“高起点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信号发出后,又一实际推动进展。


    被誉为山西“硅谷”项目的山西科技创新城,不仅是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一只无形的手,更是山西谋划三年之久的一个科技兴省战略布局。



          即将开工的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建设项目,目前征地、拆迁、项目遴选等项工作已正式展开。据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介绍,新建的科技创新城将借鉴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建设经验和运作模式,力争打造成为山西的科技特区、人才特区,中国的煤基科技及产业创新高地,世界煤基科技成果和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


          对于太晋同城化有着推动作用的山西科技创新城,规划建设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核心区20平方公里,由新兴产业区、成果孵化区、研究开发区、总部经济区、高新技术服务区、职业教育区等七个功能区组成。据了解,创新城将立足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优先布局建设煤机装备、煤化工、煤层气、煤焦化、煤基新材料、低碳科技等研发机构,同时启动科技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目前,山西科技创新城已初步选出首批拟入驻项目29个,涉及煤炭绿色开采、煤矿安全及智能化、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煤机装备,电力及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用地面积1963.1亩,总投资169.6亿元。


          群众评说


          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陈培忠——


          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科技实力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建立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推动科技城生态建设、产业振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创新城科技创新能力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期待这一项目能规划建设技术资源统筹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中心等四大综合服务平台。


          潞安集团太阳能有限公司张爱民——


          在第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潞安集团研发的“潞安高效”光伏电池一经亮相就吸引了观众和参展商的眼球。这种首次发布的“潞安高效”新型光伏电池,采用新工艺的单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达19.8%以上,多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达17.5%以上,使用寿命长达25年以上,平均转换率达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北京研祥兴业国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白洪波——


          我们已参加过数次科技博览会,近年来,山西企业在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水平有目共睹,下一步,我们计划与山西企业合作,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


          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


          山西科技创新城要打造成为国际低碳技术创新高地和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高标准引进国内外煤炭科技、节能环保等高端研发机构和领军人才,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地,确保今年上半年总投资超过200多亿元的5条路、30个以上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并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取得实质性进展。早日把山西科技创新城建成领先全国的低碳科技之城,煤基科技之城。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