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其中不少涉及能源化工领域。
首先,非常规油气勘查开发交流合作。国土部和美国国务院共同在5月为中国部委和省厅的官员以及中国公司举行了第一次管理和招投标/合同研讨会。国土部和美国国务院还计划开展其他研讨会,并在年底前派出中国官员在美国进行进一步相互交流学习,同时双方正在研究其他直接技术交流的可能性,帮助中方对非常规油气进行可持续开发。
其次,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共同协调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下属部门计划与清洁煤联盟合作,开展关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淡水联产示范联合项目的可行性预研究。
此外,7月12日的一则消息也引发投资者关注能源化工领域。近日,国内有媒体从多个消息源处获悉,国内原油产量已进入下行通道。部分油田以及炼厂在2014年的开工率明显不足,从而致使一些配套油田企业在2014年经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发多种能源形式、寻找新的能源来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传统
原油方面,国内陆上原油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而海洋石油开发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东海、南海石油开发将有快速的发展,这为相关的海油企业带来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除了石油,近来国内对于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6月20日,位于华北油田冀中南部束鹿凹陷的首口致密油直井—束探3井,经大型体积压裂,在3毫米油嘴放喷、井口压力29兆帕的情况下,获得日产67.32立方米高产油流。这说明我国致密油领域也有了进一步开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