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加坡加快绿色化工发展步伐
新加坡加快绿色化工发展步伐
  • www.chemmade.com
  • 2014-07-09 10:33:09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和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在南宁共同主办的“携手狮城、辐射东盟、放眼国际”新加坡—广西专题论坛上,广西盛腾投资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详细询问了中资企业如何利用新加坡的金融政策,进行海外并购。广西数家化企对与新家坡的合作表达了浓烈兴趣。
        
        区域中心汇集石化巨头
        
        据了解,化学工业是新加坡第二大工业,仅次于电子工业,包括石油、石油化工和专用化学品三大行业。尽管新加坡本土自然资源匮乏,但是其充分利用邻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基础原料来发展本国的化学工业。同时,新加坡借助其位于马六甲海峡出入口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打造成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炼油中心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的炼油中心之一,原油炼制能力接近130万桶/天。新加坡石油行业的利润都相当好,炼油装置开工率达到91.5%。主要原因是亚洲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油价升高以及石化装置的利用率提高。
        
        凭借着区域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吸引了众多世界领先的石油、石油化工与专用化学品巨头,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巴斯夫、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和三井化学等。
        
        位于裕廊岛上的垂直集成化工综合区已成为世界级的石油和化工生产基地,吸引着众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据悉,新加坡裕廊岛是全球第三大石化基地,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等优势,已吸引了100多家跨国公司进驻,累计投资达330亿美元。近年来,新加坡在石化发展战略上,不仅注重吸引项目投资,更致力成为亚洲研发“枢纽”。
        
        小国形成化工大簇群
        
        新加坡石油炼制工业的强劲发展促进了该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加坡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化学群战略——上下游产品链接,产出多种衍生产品,形成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供应基地。裕廊岛通过集中投资,目前已形成了“化工簇群”,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的投资成本。目前,新加坡已建有辛醇(伊斯曼公司)、乙炔(塞拉尼斯公司)、苯乙烯(壳牌)、苯酚(三井化学)等化学群。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营运总裁郑嘉顺介绍说,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小国大石化的战略,将化学工业与电子工业和生命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看待,列为该国的核心工业之一,并逐步加大对化学工业的投资。为促进化工行业进一步增长,新加坡政府不惜扩大投资,强化研发地位。在化工这个国家“主业”上,新加坡政府很舍得投入。新加坡政府计划在2011~2015年投资161亿新元(约合127亿美元)用于研发,较过去5年,投资额增加20%,从而使新加坡的研发投资占GDP比例由3%增至3.5%,并进入世界研发投资占比最高的国家行列。
        
        新加坡化工联合会表示,增加研发投资对行业发展将起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化工行业。因为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会带动很多领域为新加坡生产价值较高的特种化学品。
        
        为鼓励研发,新加坡政府从税收政策层面提供更大的优惠,自2010年起由先前的研发费用150%扣除改为研发费用250%扣除,从而鼓励纳税人在新加坡境内更积极地从事研发活动。
        
        吸引投资魅力不减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副司长冯家强表示,目前,新加坡化学工业对世界化工生产商的吸引力日益增强,生产产品向高新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并以出口为其主导方向。新加坡地少、资源少,发展石化工业的两个重要条件全不具备,充其量只是占据了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海上航运通道而已。但以裕廊岛为代表的石化基地吸引投资的魅力却长年不衰。
        
        新加坡大力发展电子化学品、塑料添加剂、消费护理品和特种中间体。这吸引着世界化工巨头来此投资。韩国的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公司和德国的硅晶片生产商世创电子材料公司合作,在新加坡建设一座晶片生产厂。日本松下电工公司建有一座集成电路生产厂,并计划建设一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
        
        郑嘉顺提到,在石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加坡也在加快绿色化工的发展步伐,即采用生物燃料逐步取代石油燃料。新加坡利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邻国丰富的棕榈树资源,大力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同时还努力开发特种化学品,用于生产消费护理品、添加剂和生物塑料。
        
        新加坡的石化魅力同样也吸引着包括广西企业在内的的多家中国化企。郑嘉顺认为,广西企业除了可以直接在新加坡投资,以新加坡为“跳板”,进入东盟和欧美、非洲等市场,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向。而且,新加坡作为企业走向世界的平台,有融资、可信度、税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冯家强表示,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而东盟市场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战略经济点。作为东盟国家的一员,新加坡传统的运输、物流、金融等方面的能力强,在东盟的地位高,所以包括化企在内的多家广西企业及其他国家的企业都会选择在新加坡发展,从而进军东盟市场。
  • 文章关键词: 新加坡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