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光伏业近期将“放大招”应对双反
中国光伏业近期将“放大招”应对双反
  • www.chemmade.com
  • 2014-06-11 14:11:52
  • 金陵晚报
  •     近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对华光伏企业进行第二次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随后英利能源、尚德、昱辉阳光和阿特斯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反对。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口头抗议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无用之策。在交了多次学费之后,政府和企业应该“刷经验,练技能”,提升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应变能力和反击意识,而近期应该会“放大招”应对双反。
        
        海外设厂是巨头的游戏
        
        一光伏企业高管表示, 美国这一轮的双反调查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补前一次双反的“漏洞”。2011年美国启动双反调查后,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从台湾地区进口电池片组件,成功规避了被征收高税率的风险,实际出口没有收到较大阻力。所以这一轮双反把台湾地区纳入范围,主要针对的就是采购台湾地区和其他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并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
        
        从台湾地区进口电池的迂回战术被打破后,通过海外设厂规避贸易壁垒,成为不少行业巨头的选择。据了解,阿特斯已经在加拿大设厂;正泰太阳能则收购了德国的一家工厂,试图通过当地的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售到欧洲市场;而晶澳太阳能已经在南美建设了一期150MW的组件产能;晶科能源则有在南非布局产能的打算。
        
        而光伏企业“走出去”面临着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工程质量风险、施工条件风险、融资放贷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对本就处在恢复期的光伏企业来说,亦是不小的挑战。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刘杨表示,早在双反裁决之前,光伏企业频繁出海的情况已经出现。不过,参与海外布局游戏的都是光伏巨头,中小企业承担不起这种成本和风险。而在欧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欧美设厂的风险在不断提高,东南亚和日本等新兴市场会成为海外设厂的新目的地。
        
        “放大招”应对双反
        
        双反初裁公布前,阿特斯阳光电力首席执行官瞿晓铧曾表示,担心美国这一轮双反产生“涟漪效应”,贸易壁垒 “传染”其他国家,导致市场打击面扩大。
        
        这种担心正在成为现实。6月5日,欧洲企业趁火打劫,以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AG为首的欧洲太阳能制造商联盟向欧盟执行委员会递交诉状,控告中国光伏企业以低于去年议定的最低价格向欧洲输出太阳能组件。在此之前,印度也对原产于中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作出反倾销终裁,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亦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在经历多次贸易战,交了多次“学费”之后,中国光伏企业应该提高战斗技能。倘若早在2011年,中方主动出击,提前对海外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这一轮贸易谈判或许有不一样的结果。他认为,“双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年遭遇“双反”却只能“口头抗议”,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措抗议进行还击。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正在和欧美方面积极磋商此事,近期应该会“放大招”应对双反。
  • 文章关键词: 光伏双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